
他的一生,是 " 熱愛人民,真誠地為人民服務 " 的一生。他以筆為劍,在黑暗中點亮思想的火炬;他身體力行,啟蒙和鼓舞了一代中國人。為深入研究鄒韜奮先生的思想實踐與華中抗日根據地的文化建設,弘揚偉大抗戰精神," 鄒韜奮與華中抗日根據地文化建設 " 學術研討會在中國近現代新聞出版博物館舉行。作為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第十九屆(2025)學會學術活動月的重要項目之一,活動由由上海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上海韜奮紀念館共同主辦。
鄒韜奮不僅是我國現代新聞出版事業先驅,更是華中抗日根據地文化建設的關鍵推動者。他在極端艱苦的戰爭環境下,以筆為槍,通過創辦報刊、出版進步書籍、組織文化團體等方式,極大鼓舞了根據地軍民的抗戰士氣,為凝聚民族精神、傳播進步思想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研討會探討鄒韜奮在華中抗日根據地艱苦歲月中的思想貢獻,闡釋其對根據地文化塑造的深遠影響,繼承和發揚他崇高的愛國情懷、人民本位立場與追求真理的勇氣,這對于堅定文化自信、推動文化事業繁榮發展具有重要啟示意義。
主旨發言環節由上海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副會長亓曙冬主持。上海交通大學教授陳揮以《韜奮在華中抗日根據地》為主題,闡釋了鄒韜奮與華中抗日根據地的深厚淵源;曹景文圍繞《華中抗日根據地的文化建設》,系統梳理根據地文化事業的發展脈絡和主要內容;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黃瑚在《韜奮道路探析》中,揭示了韜奮先生從資產階級文化名流轉變為偉大的共產主義文化戰士的思想歷程;立信會計出版社總編輯華春榮以《文化抗戰中的鄒韜奮與立信情緣》為題,回顧鄒韜奮與立信會計事務所同仁的深厚友誼與愛國情懷。

多篇論文從出版史、思想史與文化傳播史的交匯點出發,展現了鄒韜奮在文化抗戰中的獨特貢獻與歷史影響。上海新四軍歷史研究會副會長陳揮指出,研討會拓展了韜奮研究視野,豐富了抗戰文化史的學術內涵,進一步彰顯了韜奮精神的時代價值。
未來,上海韜奮紀念館和中國近現代新聞出版博物館將繼續發揮學術與文化平臺作用,攜手各研究機構,共同推動鄒韜奮研究與抗戰文化史研究開展,讓韜奮精神在新時代煥發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