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工作室被審判了。
說她一條裙子穿了三次
妝造也拉胯

這次被審判的,是「短國」當紅小花郭宇欣的工作室,
被審判的圖長這樣
(確實有點一言難盡)

這次事件的前因是,「短國」辦了一個頒獎典禮,
郭宇欣受邀出席(后面還拿了年度號召力星耀女演員)

但粉絲大概是覺得工作室的能力配不上郭宇欣的熱度,
直接貢獻了好幾個反向熱搜


這里的「飛升」,一方面是指,因為不錯的業務能力,收割流量與話題度,
像郭宇欣這次,一個紅毯妝造,就能撬動幾個熱搜
這放在幾年前的「短國」,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而如今,隨著短劇市場的滲透,這一現象只會變得稀松平常。
而「飛升」的另一面,
是「短女」們的后續配置也變得程式化起來:
開工作室,試水長劇,頗有向長劇小花靠攏的趨勢

橘就來盤一下,這兩年冒出頭的「短女」們

她的代表作,是今夏大爆的那部《盛夏芬德拉》
先婚后愛的故事,拿下了紅果30億播放量

在紅果,播放量破10億就算爆款,
目前10億俱樂部有40+部,其中超過30億播放量的,不過個位數。
而《盛夏芬德拉》是30億俱樂部里,最快破30億的那個


長相是清冷破碎又兼具明媚那一掛的

比如客串過《承歡記》里楊紫的同事


后面因為沒有很好的機會,暫時放棄長劇市場,演短劇去了。
讓橘比較感慨的是,她不覺得下沉短劇丟人,
反而感謝短劇給了她被看到的機會

從這點看,這姑娘真的蠻清醒的。
雖然一開始數據也不行


事實證明,只要選對賽道,科班的畢業演技就是降維打擊,
《盛夏芬德拉》前期小太陽人設,靈動俏皮


《七月與安生》的制片說要給她和劉蕭旭二搭


更直接的表現,是她上桌長劇《玉簟秋》的女二

從芬德拉開播到新劇官宣,也就一個月的時間,而且搭檔徐若晗和丞磊

前幾天橫店影視節,被"六公主"看中,成為特派記者
(眾所周知,六公主選人蠻苛刻的)

更難得的是,這姐一如既往的清醒,
特意直播說自己不會放棄短劇的

99年非科班出身,長了一張標準甜妹臉

大學學的是經濟學,
20年的時候,還準備考研來著

拍了幾條信息流廣告,誤打誤撞闖入短劇賽道。
從22年底到現在,拍了50多部作品,屬于非常高產那一掛的

她在里面演一個女將軍,
角色的颯爽,通過眼神,就立住了

她屬于目標性非常強的,在「短國」蒸蒸日上的時候,選擇「急流勇退」

這部戲還是鵝的S+級,
她算是頭一批涉獵長劇女二的「短女」,
而且一上來就拿下這個量級的作品,誰看了不說一句事業運絕了?


另一方面,是因為簽了心心傳媒(檸萌和壹心聯合持股來著)。


前段時間剛官宣《金吾不禁》女二


自己想要的,就盡力去爭取,這是她教給她的,后面成了她人格的一部分。
想破圈,有人背靠「大樹」攫取資源,有人自己掌握主動權。
對,橘說的就是徐藝真

長了一張高級又有故事感的臉,
在進入「短國」之前,也在內娛摸爬滾打過一段時間。
最有名的角色,大概是《驕陽伴我》里白百合的女助理

既然cue到孫樾,就不得不提這對「死去」的CP


但這對,后面走的是「恨海情天」的劇本。
2024年初,倆人分道揚鑣。
到底是不想捆綁了,還是導演想拆CP,亦或是利益使然,至今無解...但粉絲比較認可的似乎是這個

離開徐藝真后,孫樾再也沒找到更合適的女主。
或許是受夠了被掌控,去年徐藝真自己做了老板




實現自我托舉的那一刻,徐藝真和角色的人生,有了重疊度。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CP要嗑。
前兩年大家嗑徐藝真和孫樾,
現在大家嗑余茵和柯淳。
今年春節檔一部《好一個乖乖女》,把這倆送上「神壇」

后面在饒雪漫的撮合下,完成二搭

給了內娛一點震撼


女主余茵也一夜上桌。
和乖巧可愛的外表形成反差,她非常擅長白切黑


尤其是面對惡評,她永遠不慣著

還畫餅她和柯淳再搭(CP粉又有盼頭了)

這兩年,「短國」也涌現出不少00花,
像是岳雨婷

橘一眼就被她的大長腿吸引過去了(后面最高的那個是她)

實際是01年的妹妹。
雖然年紀小,但工齡長


最擅長的就是魅惑型的角色

里面一顰一笑,都是妥妥的"釣系"美人


眾所周知,短劇的拍攝密度非常大,平均周期在10天左右,
這也就意味著,全年無休啊...
但她超高能量,似乎就是沒有疲憊期?(身邊人作證)

一方面是現在「短國」更新換代太快,停下來,就有被取代的可能,
另一方面大概是,妹妹到現在還沒有大爆的作品,希望多嘗試吧。
但其實,美貌演技妹妹都有,
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本子同質化
其實她也非常適合這種柔弱小白兔的人設呀!(我見猶憐了)
可以多嘗試

說到選本子,王小億是公認的「選本女王」

很多拍了無數遍的本子,她都是第一個演的。
最典的就是《云渺》系列(后面直接做成IP了,也是實力)

當別人還沉浸在情愛復仇爽劇的時候,
這姐已經帶著一把傘開辟了修仙賽道

那股不可冒犯的氣場呼之欲出

劇捧人和人捧劇,從來不是非此即彼的關系。
除了上面提到的,這兩年相繼上桌的「短女」不在少數。
一部《十八歲太奶》,
讓李柯以在「祖宗」賽道無人能及

劇外,咱「太奶」也有著和那張臉非常「不匹配」的170+身高

說是反差感賽道的神,沒人反對吧。

曾經被賦予偏見與「上不了臺面」的短劇,如今成了一塊跳板。被好劇本和好人設托舉的女演員們,有了被長劇市場看到的機會。
于是,她們向外求,尋求更生猛的成長機會。
而如今,她們拼盡全力觸及的「長劇女二」天花板,對很多「短國」男演員來說,或許是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得到的。
更別說,那些遙不可及的時尚、綜藝和代言資源。
但橘相信,女孩子們那股向上的生命力,終有一天,會把她們托舉到想去的地方!
最后一句
還有哪些"滄海遺珠",歡迎大家在評論區打c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