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張子怡
編輯 | 袁斯來
近日,柔性鈣鈦礦薄膜太陽能電池企業大正微納(江蘇)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大正微納 ")完成超億元 A3 輪融資。本輪由日本最大規模的風險投資基金之一—— SPARX Asset Management Co.,Ltd. 運營的未來創生三號基金領投,國興投資旗下基金本輪繼續增持。融資資金將重點用于廈門海滄的全球首條 100MW 下一代太陽能電池(柔性鈣鈦礦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線建設,加速推進下一代太陽能電池(柔性鈣鈦礦薄膜太陽能電池)的量產進程。
大正微納成立于 2018 年 11 月,是一家專業從事輕質柔性鈣鈦礦電池組件以及相關精密設備制造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022 年,大正微納建成全球首條柔性鈣鈦礦中試線,并開始向國內外客戶供貨。公司計劃通過廈門 100MW 產線的建設,進一步推動該技術在全球范圍內的規模化落地。
近年來,多個國家將鈣鈦礦技術納入能源戰略。我國在《" 十四五 " 能源領域科技創新規劃》中明確推動高效鈣鈦礦電池的產業化技術研發。日本也在 2025 年將柔性鈣鈦礦電池寫入《第七次能源基本計劃》,作為下一代太陽能電池發展重點。
鈣鈦礦光伏技術是作為先進的下一代太陽能光伏技術,其中柔性鈣鈦礦薄膜太陽能電池因其輕質、柔性、弱光響應強等特性,使其應用場景和傳統的晶硅太陽能電池、剛性鈣鈦礦電池有很大的區別。
柔性鈣鈦礦電池能夠像 " 建筑材料 " 一樣直接貼合在工業廠房的立面墻體、農業大棚的曲面屋頂上,解決了傳統組件因重量和剛性限制而無法在建筑豎立面大規模應用的難題。在交通運輸領域,從新能源汽車的車頂到軌道交通的車身,柔性組件能夠為其提供輔助電力,有效延長續航里程。同時,在消費電子與戶外應急領域,可卷曲、易攜帶的發電材料也為便攜設備供電、應急救災等場景提供了全新的能源解決方案。
大正微納介紹稱,公司是全球最接近量產化的柔性鈣鈦礦電池企業。在材料方面 , 公司的柔性鈣鈦礦核心原料自主合成,獲得國內首個柔性鈣鈦礦發明專利,已獲 20 多個專利授權,曾多次創造柔性鈣鈦礦電池效率世界紀錄;設備方面,具有柔性鈣鈦礦制備核心設備狹縫涂布、PVD 的自主開發能力、激光設備合作開發,核心設備自產能力是大規模量產的關鍵。
此外,大正微納掌握 SHJ+PSC 疊層太陽能電池研發核心技術能力,有效提效降本,工藝上通過加速老化試驗,理論上可穩定運行 15 年以上。
市場拓展方面,大正微納已于 2023 年搭建全球首個戶外光儲示范項目,迄今仍穩定運行,發電數據表現優異,為產業化奠定堅實的基礎。此外,還分別在湖南、日本等地進行戶外驗證。
不過,柔性鈣鈦礦電池與剛性類電池產品相比需要有彎折性,產品內部各功能層材料及各功能層之間的結合力有著更高的要求,在材料設計和制備的底層邏輯和器件架構上也存在更多待解決的問題。同時,柔性鈣鈦礦上下游核心材料商、核心設備商也更匱乏。
柔性鈣鈦礦電池的商業化之路仍面臨長期耐久性、大規模生產良率控制等產業化挑戰。未來,大正微納全球首條 100MW 產線的建設與后續運營,是公司發展的關鍵步驟,也將實際驗證柔性鈣鈦礦技術的產業化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