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西洋與太平洋、火山與湖泊,造就了頗具反差感的尼加拉瓜。這個以農漁牧業見長的美洲國家,其綠色能源發展現狀也令人驚訝——近 70% 的國內能源為可再生能源。
昨天舉行的第八屆虹橋國際經濟論壇 " 新型儲能高質量發展促進全球能源轉型 " 分論壇上,尼加拉瓜共和國總統投資、貿易和國際合作顧問勞雷亞諾 · 奧爾特加 · 穆里略興奮地談及該國約 1600 兆瓦能源生產裝機能力的由來。" 既得益于優越的光照時間、強度以及風能、地熱能等天然資源,也離不開華為等‘中國合伙人’的技術支撐。" 如今的尼加拉瓜已不再滿足于 " 自產自銷 ",還期待向毗鄰國家輸出電力,將優勢產業轉化為發展動力。
尼加拉瓜的發展歷程,恰是中國企業 " 在中國、為全球 " 的鮮活縮影。數據顯示," 十四五 " 以來,中國新型儲能直接帶動項目投資超 2000 億元,帶動產業鏈上下游投資超萬億元,向世界各國提供性能優異的產品,也為全球能源轉型貢獻中國力量。
新型儲能迸發的 " 大能量 "
新型儲能之于國計民生為何重要?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王紹武以一場驚心動魄的 " 孤島供電 " 為例作了生動闡釋。今年 5 月底,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獨龍江鄉遭遇持續強降雨,引發山洪泥石流災害。因通信、道路中斷,獨龍江鄉一時成了 " 孤島 "。長達百余公里的主干供電線路 " 傷痕累累 ",多處設備受損點散布于懸崖深谷。直至今天,部分受損道路仍在修葺中。
隨著大部分村民恢復供電,還有地處峽谷深處的 5 戶人家卻令人揪心。如何為其 " 定制 " 一套不依賴外部能源的獨立供電系統?南方電網團隊創新探索 " 水輪機 + 柔性光伏 + 儲能裝置 " 的智能微電網模式。由此,村民可利用獨龍江的水流自然動能發電,并配合太陽能和儲能系統,徹底規避災后油料運輸困境。一段 " 孤島供電 " 的佳話由此誕生。
針對地震、泥石流等突發自然災害場景,新型儲能可充分發揮其布局靈活、響應迅速、建設周期短等優勢。此外,其應對用電高峰的作用同樣不容忽視。今年迎峰度夏期間,國家電網經營區內新型儲能最大可調電力超過 6400 萬千瓦,實時最大放電電力超過 4400 萬千瓦,為迎峰度夏電力保供提供重要支撐。
新型儲能在關鍵時刻迸發的 " 大能量 ",離不開扎實的產業支撐。王紹武給出一組頗具 " 含金量 " 的數據。截至去年底,全球新型儲能總裝機 165 吉瓦,其中,我國新型儲能裝機 78 吉瓦,占比達 47%。" 我國擁有全球體系最完整、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的鋰電池儲能產業鏈。" 在他看來,高度細分、專業化且自主可控的新型儲能產業鏈,讓我國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取得新成效,比如,風電光伏也實現躍升式發展,其裝機規模歷史性超過火電,清潔能源成為能源消費的增量主體。
" 市場這桿秤 " 度量儲能價值
硬核數字為產業發展注入信心。談及未來趨勢,與會專家不約而同拋出關鍵詞——電價。科學合理的定價機制,事關經營主體的參與積極性。
清華大學教授夏清用 " 東邊日出西邊雨 " 來比喻新型儲能帶來的時空不平衡現象。" 想平抑這類不平衡現象就要靠電價,通過價格反映資源的稀缺性,進而更科學精準地度量新型儲能的價值。"
在此背景下,中國正探索建設電力現貨市場。其核心特點是即時性,基于實時供需開展短期電力買賣。這恰好匹配新能源發電本身具有的波動性、間歇性特征。由此,風電企業可在風力充足時多發多賣,光伏企業能在光照峰值時段捕捉高價交易機會,儲能企業則能通過 " 低谷儲電、高峰放電 " 等方式參與現貨套利。
" 接下來將加快市場化改革進程,持續優化儲能發展的市場環境,合理放開現貨市場限價,建立完善可靠的能量補償機制。" 山東省能源局黨組書記、局長鄭德雁介紹,今年 9 月,山東省在國內率先發布新能源機制電價競價結果,為推動新型儲能持續健康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 實現有效市場、有為政府的緊密結合 ",夏清認為,倘若沒有類似的市場機制,就沒有一桿秤度量新質生產力、度量新型儲能帶來的價值,也就難以推動新技術替代舊技術。
還有專家認為,大電網就是大中試平臺。它進一步打破 " 先科研后應用轉化 " 的常規創新模式,把部分重大技術難題拆解為具體的工程目標,并依托工程聯合創新攻關,推動關鍵技術快速迭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