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 元盲盒被自家員工吐槽貴 ",一場直播意外揭開了潮玩定價的遮羞布。
2025 年 11 月 6 日,泡泡瑪特直播間內,工作人員正介紹 DIMOO 新生日記系列掛鏈盲盒。不料一旁傳來員工的低聲吐槽:" 這東西賣 79 確實有點(貴)",隨即另一人迅速接話:" 沒事,會有人買單的。" 這段對話因未及時閉麥而被完整播出,相關片段迅速在全網傳播發酵。
# 泡泡瑪特直播事故 # 話題隨即沖上微博熱搜,引發廣泛討論。一條高贊評論犀利點評:" 一個罵公司黑心,一個罵消費者韭菜 ",精準道出眾多網友心聲。
涉事產品為泡泡瑪特 11 月剛推出的新品,線上發售時間為 2025 年 11 月 6 日 22:00。單個售價 79 元,整盒包含 6 個常規款與 1 個隱藏款,常規款概率為 1:6,隱藏款概率為 1:72,總價為 474 元,其產品掛鏈含鋅合金掛件、樹脂公仔和聚酯纖維掛繩。一些網友質疑產品材質成本與售價不匹配,認為工作人員只是站在消費者角度說出了實話,但也有一些泡泡瑪特愛好者認為這是為情緒買單,而非物品的實用性。
此次事件之所以持續發酵,離不開 "79 元 " 這一敏感數字的魔咒。回望 2023 年 9 月,李佳琦曾因 79 元花西子眉筆事件陷入 " 不夠努力 " 的輿論風波,掀起國貨定價合理性的大討論。如今泡泡瑪特以相同定價再度觸及消費者對 " 性價比 " 的敏感神經,引發對潮玩行業高溢價模式的重新審視。
面對輿論危機,泡泡瑪特于 11 月 7 日緊急回應。內部人士證實直播事故屬實,公司已展開調查,并承諾不會開除涉事員工。官方客服表示相關問題已交由相關部門處理,但對于消費者關心的價格調整,目前尚未有進一步通知。
受此影響,泡泡瑪特港股應聲下跌,該股在 8 月 26 日創下 339.8 港元 / 股的歷史峰值后一路走低,累計跌幅已逼近 40%。截至發稿,泡泡瑪特港股大跌超 5.79%,總市值縮水至 2753 億,報 204.8 港元 / 股。作為以 IP 為核心的潮玩企業,泡泡瑪特曾憑借盲盒模式開創了情感消費的新場景。但此次直播翻車事件暴露出其在產品定價、質量管控與內部管理上的隱憂。如何平衡 IP 溢價與產品性價比,重建消費者信任,已成為泡泡瑪特亟待解決的課題。
一場意外直播,一次定價爭議。未來,泡泡瑪特能否在輿論聲中調整策略,繼續依托 " 情緒價值 " 在潮玩市場保持領先,贏回消費者的信任,仍需投資者與市場共同關注。
來源:星河商業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