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3 日
陜西兩市公布多起
打擊整治網絡謠言
和網絡暴力典型案例
近期,延安公安機關持續深化打擊整治網絡謠言、網絡暴力違法犯罪行為,對謾罵侮辱、造謠誹謗等網絡謠言、網絡暴力違法犯罪活動,加大打擊整治力度,堅決維護清朗有序網絡環境。
案例一
賀某威脅恐嚇網絡暴力案。7 月份以來,賀某(男,居住地:志丹縣)多次向受害人發送威脅,恐嚇信息,并在受害人的店鋪窗外放置裝潢刀,賀某的行為嚴重損害受害人身心健康,干擾他人正常生活,擾亂社會公共秩序。志丹縣公安機關依法對賀某合并行政拘留 17 日。
案例二
周某某編造虛假信息網絡謠言案。8 月份以來,周某某(男,居住地:甘泉縣)造謠稱甘泉縣某鎮風電項目未得到國家任何批復文件、土地審批文件及補助款發放不到位等虛假實事,引起大量網民圍觀,擾亂公共秩序,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甘泉縣公安機關依法對周某某行政拘留 15 日。
案例三
劉某某公然侮辱他人網絡暴力案。9 月 21 日,劉某某(女,居住地:富縣)因富縣某小區停車及車輛出行問題對小區物業存在不滿,遂在多個網絡社交平臺發送對該物業某工作人員不滿的言論,言辭激烈、侮辱性強。引起大量網民圍觀、對網絡秩序造成不良影響。富縣公安機關依法對劉某某行政處罰。
案例四
閆某編造虛假信息網絡謠言案。9 月 24 日,閆某(男,居住地:子長市)為博取關注,提升賬號知名度,在多個網絡社交平臺發布 " 某縣協警招聘有渠道 " 的虛假信息,引起大量網民圍觀、對網絡秩序造成不良影響。子長市公安機關依法對閆某行政處罰。
案例五
馮某某公然侮辱他人網絡暴力案。9 月 29 日,馮某某(男,居住地:宜川縣)因在網上未查詢找到宜川縣汽車站電話,遂對車站心生不滿,在某網絡社交平臺對宜川縣汽車站站長進行多次辱罵,引起大量網民圍觀,對網絡秩序造成不良影響。宜川縣公安機關依法對馮某某行政處罰。
今年以來,榆林市公安機關按照公安部、省公安廳打擊整治網絡謠言和網絡暴力專項行動安排,持續加強對網上違法犯罪的高壓嚴打態勢,辦理了一批網絡謠言和網絡暴力違法犯罪案件?,F公布 5 起典型案例:
案例一
蘇某某在某視頻平臺發布虛假視頻。府谷網警查明,網民蘇某某為吸粉引流、博取關注,在某視頻平臺發布 " 自己在回家路上被陌生女性搭訕并提供特殊服務 " 的虛假視頻,造成不良社會影響,擾亂了社會公共秩序。府谷縣公安局依法給予蘇某某行政處罰。
案例二
拓某某發布虛假劇情信息。榆陽網警查明,網民拓某某為吸粉引流、博取關注,虛構某臺球廳打架劇情,并且在未注明 " 劇情演繹 " 的情況下,在某視頻平臺進行發布,造成不良社會影響,擾亂了社會公共秩序。公安榆陽分局依法給予拓某某行政處罰。
案例三
王某發布辱罵他人視頻。綏德網警查明,網民王某因業務辦理,對某單位工作人員雷某心生不滿,后拍攝雷某照片,制作成短視頻并配上辱罵性文字發布在某視頻平臺上,對雷某造成不良影響。綏德縣公安局依法給予王某行政處罰。
案例四
李某某、沈某某微信群內互罵。靖邊網警查明,網民李某某和沈某某因瑣事產生矛盾,后李某某在微信群內發布沈某某微信頭像,并發文字造謠詆毀沈某某偷他人東西,沈某某看到后,在該微信群內與李某某進行互罵,李某某、沈某某的行為擾亂了社會公共秩序。靖邊縣公安局依法對李某某、沈某某分別予以行政處罰。
案例五
張某微信群辱罵他人。神木網警查明,網民張某與劉某某因土地糾紛,在村組微信群內對劉某某及其家人進行公然辱罵,對劉某某及其家人聲譽造成不良影響。神木市公安局依法對張某予以行政處罰。

網絡謠言、網絡暴力違法犯罪嚴重擾亂社會公共秩序,公安機關將保持態度不松、力度不減,持續強化打擊整治。網絡無邊,法律有界,互聯網并非法外之地,請廣大網民自覺遵守法律法規,不造謠、不傳謠、不信謠,共同營造風清氣朗的網絡環境。
來源 / 圣地警苑 榆林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