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 @CCTV 國際時訊,隨著美國東部時間進入 11 月 4 日,美國聯邦政府 " 停擺 " 進入第 35 天,追平美國史上最長 " 停擺 " 紀錄。在過去的 30 多天里,美國民主、共和兩黨僵持不下,在國會參議院的 13 次投票中均未能通過共和黨提出的一項臨時撥款法案。
據悉,國會參議院還將于當地時間今天(11 月 4 日)舉行第 14 輪投票。美國總統特朗普 11 月 3 日再次呼吁國會共和黨領袖修改參議院規則、取消 " 冗長辯論 " 機制(即阻撓議事)以結束政府 " 停擺 ",但這一要求在共和黨內部遭到強烈反對。
受此輪美國政府 " 停擺 " 影響,美國民航、食品、醫療等領域面臨持續壓力。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日前表示,根據聯邦政府 " 停擺 " 持續時間的長短,預計今年四季度美國實際國內生產總值的年增長率將下降一至兩個百分點。這意味著 " 停擺 " 持續 4 周,美國經濟將損失 70 億美元;持續 6 周,損失將上升至 110 億美元;持續 8 周,損失則將高達 140 億美元。

因資金耗盡," 補充營養援助計劃 " 本月 1 日起暫停發放救濟金。這一聯邦食品救濟項目由美國農業部監管,每月支出超過 80 億美元。據美國媒體報道,這是 " 補充營養援助計劃 " 設立 60 年來首次停發救濟金,以往即便在聯邦政府 " 停擺 " 期間也沒停發過。
美國農業部分管食品、營養和消費者服務的副部長幫辦帕特里克 · 佩恩 3 日在一份提交法院的文件中表示,農業部將動用一筆 46.5 億美元的應急資金,用于 11 月份食品救濟金發放,但只能滿足當前需求的 50%。佩恩強調,農業部不會從其他渠道籌集資金彌補 " 補充營養援助計劃 " 資金缺口。
佩恩說,農業部即日起向各州提供計算向每戶部分發放救濟金的詳細方案。然而,由于 " 程序上的困難 ",一些州可能需要數周甚至數月時間才能完成所有系統變更,從而發放減少后的救濟金。

美國農業部 10 月 25 日宣布即將停發食品救濟金的決定后,民主黨主政的 25 個州和首都華盛頓就此提起訴訟,認為聯邦政府有法律義務確保這一項目繼續運行。一些地方政府、非營利組織和行業工會也提起類似訴訟。羅得島州聯邦地區法院一名法官 10 月 31 日裁定,聯邦政府必須動用緊急資金維持 " 補充營養援助計劃 ",并要求聯邦政府最遲于 11 月 3 日就項目資金情況作說明。
來源 / 新華社、@CCTV 國際時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