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柳柳
編輯|苗正卿
題圖|視覺中國
"40 億美元,60% 股權。"
總部位于西雅圖的星巴克,終于做出了決定:讓養育了 26 年的 " 中國業務 ",出嫁。
11 月 4 日,星巴克官方發布公告,宣布將中國業務 60% 股權以 40 億美元出售給博裕資本,雙方成立合資企業。位于西雅圖的星巴克全球總部將保留中國業務 40% 股權并繼續作為品牌和知識產權所有者。
虎嗅獨家獲悉,這一交易,將于星巴克 2026 財年第二季度前完成。而截至這筆交易完成前的 " 數月 ",星巴克中國依然向 " 西雅圖 "(星巴克全球總部所在地)匯報,星巴克中國的管理班子、運轉體系會保持不變。
有消息人士告訴虎嗅,博裕與星巴克的交易,此前交涉近一年。期間,博裕方不僅前往西雅圖與星巴克集團管理層、董事會核心成員進行交流,相關人士還拜訪了星巴克傳奇 CEO 舒爾茨。博裕也多次和星巴克中國的核心班底進行交流,并了解星巴克中國的實際業務以及管理層的思考。
根據虎嗅掌握的關鍵信息顯示,在博裕和星巴克交易徹底完成前,星巴克中國將會延續過去十余個月的基礎體系——在 2025 年 1 月星巴克中國關鍵人物、曾任星巴克中國董事長、CEO 的王靜瑛退休后,劉文娟成為星巴克中國 CEO 并成為這個業務板塊的一號位。
值得注意的是,劉文娟 " 繼承 " 了王靜瑛在星巴克集團中 " 決策小組 " 的席位(星巴克全球業務的決策 team,王靜瑛長期獲得了一個關鍵席位);但和王靜瑛曾出任星巴克中國董事長不同,這一職位在王靜瑛退休后并未 " 延續設立 "。這一方面突顯了王靜瑛對于星巴克中國的歷史重要性,也體現出了在星巴克全球決策圈心智上微妙的差異:像一個暗示一樣,對于中國業務,要做出一些調整了。
可以確認的是,在未來幾個月里,劉文娟將會繼續向 " 西雅圖 " 匯報,并在星巴克全球 " 決策小組 " 中發揮作用。但博裕的交易完成后,這一模式可能會發生關鍵性改變。
有消息人士認為,西雅圖對于星巴克中國的影響,在王靜瑛掌舵的中后期已經 " 逐漸減弱 ",中國業務已經獲得了巨大的自由度和空間。隨著博裕成為星巴克中國大股東,西雅圖的影響力可能會降至更低。隨之而來的將是更為自由、擁有獨立決策權的中國班底——而既有的星巴克中國團隊能否保留其中,尚未可知。
但從業績上看,劉文娟獨立擔任 CEO 的近一年時間,星巴克中國的業績是明顯上升的。2025 全財年收入達到 31.05 億美元,同比增長 5%。第四季度門店經營利潤率始終保持在健康的兩位數水平,經營利潤與利潤率連續四個季度實現環比提升。可以說,星巴克中國的業績增長勢頭近年趨緩,但今年以來呈現重回增長趨勢。
虎嗅研究并與多位知情人士交流后發現,劉文娟對于星巴克中國的改革動作主要基于三個維度:
在產品上,她推崇 " 硬核創新 ",對于 0 糖、非咖飲品等更符合市場熱度的品類極度重視,并親自抓核心產品項目;
在價格上,她傾向于對星巴克固有的價格心智做出動態調整,尤其是針對下午茶時段、傍晚時段,在外賣大戰這一外因作用下,她謹慎而巧妙地踏入了一些新的價格帶;
在門店上,她對于經營不善門店進行了診治,并把開店觸角向相對下沉的市場和年輕人新興場景聚焦。
有知情人士直言,如果保持星巴克原本的體系(未出售中國業務股權),假以時日,以劉文娟的思路,星巴克中國可能會迎來業績的穩增型復蘇。
但博裕的野心顯然更大。
在 11 月 4 日,星巴克也公布了博裕入股后的 " 遠景 ":未來將星巴克在中國的門店規模逐步拓展至 2 萬家。而截至 2025 財年底,星巴克中國門店數達 8011 家。
這也引發了一個新思考:現有的星巴克中國管理班子、思路,是否契合新大股東的 "2 萬店 " 野心。當然,博裕和星巴克都沒有給 2 萬店設定一個完成時間,但考慮到博裕曾投資了蜜雪冰城、塞尚乳業(瑞幸供應商),它對于中國咖啡、茶飲市場的 " 速度取勝、規模取勝 " 一定印象深刻。大概率,它不可能默許 " 過去的速度 " —— 26 年間開了 8000 家店。

買主博裕投資是誰?
過去幾個月,多家資本機構和互聯網大廠,都傳出要 " 收購星巴克中國 "。
有頭部互聯網大廠相關人士告訴虎嗅,當時它們并未對星巴克中國報價,卻被傳出 " 興趣 ",他們認為這是一種 " 投資標的慣用的抬價方式 "。
有知情人士認為,博裕之所以可以成功入股星巴克中國,核心因素有二:其一是博裕本身的投資版圖中涵蓋了多個咖啡茶飲相關項目,對中國咖啡市場足夠熟悉;其二是博裕給出了當下星巴克中國可以拿到的 " 最好報價 "。
該人士透露,這個報價中除了資金部分外,還包括了對于星巴克中國既有文化、體系、模式的 " 尊重 "。" 可能在交易完成后,星巴克中國原班子并不會發生大規模變化,會有一個穩定過渡周期。"
我們有必要把視角先聚焦在博裕身上。目前,博裕管理著總募集規模為近百億美金的美元基金,主要 LP 包括新加坡主權基金淡馬錫以及李嘉誠基金會等。而在星巴克正式官宣之前的 10 月底,就有知情人士稱,博裕的出價,已擊敗其他對手。另有媒體報道稱,為支持博裕完成這筆巨額收購,可能還有中國互聯網公司作為有限合伙人(LP)出資助力。
博裕此前擁有諸多成功操盤經驗,這給星巴克中國重返巔峰增加了更多籌碼。博裕已投項目包括阿里、美團、小紅書、SHEIN、寧德時代、微眾銀行、極兔速遞、網易云音樂、蔚來汽車……根據 Preqin 的統計數據,博裕的歷史基金凈內部收益率(IRR)穩定在 25% 以上,超過亞洲私募股權基金平均 15% 的水平。在蔚來汽車項目上,博裕得到過約 4 倍的投資回報。
而在這次投資入股出現后,人們對 " 博裕系 " 和星巴克中國最大的聯想是蜜雪冰城、SKP 以及塞尚乳業。
天眼查數據顯示,2022 年,塞尚乳業曾獲得博裕融資。而塞尚乳業,是國內乳品深加工領域的 " 獨角獸 ",也曾是瑞幸咖啡 " 醬香拿鐵 " 厚奶的供應商。目前,塞尚乳業的第二大股東仍是博裕四期(廈門)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
有分析人士認為,博裕所投資的塞尚乳業,通過給瑞幸供貨,實際上已經深入到中國咖啡產業之中。星巴克中國很可能與這些新的合作伙伴加大對供應鏈端發力的力度。這可能帶來的變化是,星巴克中國的降本以及價格帶調整。
而蜜雪冰城的 " 加盟 " 模式,對于星巴克中國而言,也是一個 " 半遮半掩 " 的未來選項。虎嗅了解到,在入股案出現前,星巴克中國內部已經有關于加盟模式的探討。如果 2 萬店的目標想在未來幾年迅速實現,加盟顯然是星巴克的必經之路。而蜜雪冰城的加盟體系、管理體系,某種程度上,可以給很多試圖開啟加盟的品牌以借鑒。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博裕接連出手。在星巴克之前,博裕上月剛剛斥資百億 " 買 " 下了中國高端商業代表北京 SKP,持股 42%-45%,成為其重要股東。而在今年 8 月 20 日,博裕也盯上了智能穿戴設備領域,參與了致敬未知科技 Pre-A 輪融資,后者主要從事 AR 科技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有熟悉投資的資深人士認為,這一系列動作,可能意味著博裕對于中國整體經濟大盤的新趨勢預估,以及對于北上廣深高凈值人群未來前景的看好。" 一方面是對于新技術的看好,另一方面是對于新人群消費潛力的看好。從更長遠的視角看,眼下可能是抄底的周期性機遇期。"

星巴克為什么選博裕?
130 億美元估值,是星巴克預計其中國零售業務的總價值。這由三部分構成:向博裕出讓合資企業控股權益所得、星巴克在合資企業中保留的權益價值,以及未來十年或更長時間內持續支付給星巴克的授權經營收益。
虎嗅了解到,根據協議,博裕將持有合資企業至多 60% 股權,星巴克保留 40% 股權,并將繼續作為星巴克品牌與知識產權的所有者和授權方,向新成立的合資企業進行授權。基于約 40 億美元(不計現金與債務)的企業價值,博裕將獲得其相應權益。
實際上,從今年 2 月開始,美國 KKR、香港方源資本及太盟投資集團 ( PAG ) 以及華潤控股、美團、高瓴資本、凱雷投資、信宸資本、春華資本、博裕資本、紅杉中國等被傳正式加入競購星巴克中國業務股份的行列。
當時的星巴克正被各種 " 緋聞 " 纏身,先是宣布全球裁員,后是中國區業務傳言被賣,員工在社交平臺稱 " 星巴克開始查監控開除人 " 等等,經歷了一場場風波時刻。
但,今年 7 月份之后,星巴克明顯開始對外 " 直面 " 現實。
先是在 7 月 30 日的 2025 財年第三季度財報業績會上,首次主動證實星巴克可能出售中國業務事宜。當時星巴克表示正在對超過 20 個有強烈意愿的機構進行評估,并希望保留中國業務相當比例的股權,強調 " 任何交易必須符合星巴克的利益。"
今年 9 月初,凱雷集團、博裕資本、紅杉中國、春華資本、殷拓集團等五家機構進入星巴克中國業務決賽圈,被外界紛紛競猜。
在筆者看來,星巴克之所以選擇博裕,除了上述提及的投資布局外,還看中了博裕在中國市場擁有深厚的人脈網絡、良好的政策理解力和市場洞察力。它強在于,更懂中國游戲規則,是本土根植中國的代表,能為星巴克帶來其在政府關系、門店選址、供應鏈管理等方面的深厚資源。
有相關人士認為,博裕不是給錢就走的財務投資者。他們會深度參與,利用自己的資源為星巴克提供實質性幫助和賦能,這或許是博裕能贏得這筆交易的關鍵。引入本土股東,也意味著未來,更多決策權會更多下放給中國團隊,星巴克能夠更快響應市場變化。與此同時,與強大的本土資本方深度綁定,意味著共同承擔市場風險。
在二者完成 " 聯盟 " 后,一個明確的機會,是下沉。
星巴克董事長兼 CEO 倪睿安 ( Brian Niccol ) 表示:" 博裕在本地市場的經驗與專長,將有力加速星巴克在中國市場、特別是中小城市及新興區域的拓展。我們將和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一起努力,打造卓越的伙伴 ( 員工 ) 體驗與世界一流的顧客服務,攜手譜寫星巴克在中國發展的全新篇章。"
對星巴克來說,2 萬家門店的目標意味著其必將向更下沉市場謀求增量。截止 2025 財年底,星巴克中國門店共進入 1091 個縣級市場。在第四季度新進入 47 個縣級市場。但環顧眼下,根據窄門數據,瑞幸咖啡在中國的門店數量超過 2.7 萬家,庫迪咖啡已超過 1.4 萬家。
以及,星巴克中國急需轉型的燃料。
虎嗅了解到,星巴克中國過去兩年正在全力推進數字化升級和門店升級。這意味著星巴克中國需要接連不斷在 " 基礎設施 " 上投入真金白銀。博裕的加入,顯然部分解決了星巴克中國轉型加速時的 " 燃料 " 問題。
不過考驗是依然存在的。
整個中國咖啡市場,過去兩年都在經歷洗牌潮。大量品牌為了控制成本,開始大規模啟用兼職咖啡師;多個知名頭部精品咖啡品牌,陷入經營困境。而隔壁茶飲的 " 內卷 ",正在讓咖啡、茶飲共同面臨 " 有限腹容量 " 的激烈競爭。
在這個關鍵節點,星巴克中國給世人的形象正在從高端、品味,變得 " 性價比存疑 "、" 年輕感存疑 "。它急需一場 " 斷舍離 " 般的換代升級。
,關注消費商業,行業人士歡迎交流加微信:L_Nouvelle_vie,新聞線索亦可郵件至 liuliu@huxi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