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月中下旬,歐洲知名環保組織 Transport & Environment(簡稱 T&E)突然丟出了一個 " 大雷 ",把 PHEV 揭了個底朝天——實際排放量遠超官方數據,既不環保也不經濟,報告呼吁歐盟取消對 PHEV 的補貼。

0
1
PHEV 多排放了 5200 萬噸二氧化碳,少交了近 60 億歐元罰款
T&E 發布的這份名字叫《Smoke screen: the growing PHEV emissions scandal》(《煙幕:不斷加劇的插電混動排放丑聞》的報告,直接把矛頭指向了全歐洲的 PHEV,核心結論就一句話—— PHEV 的實際二氧化碳排放量,比官方測試數據高出接近 5 倍!
按照歐洲現行的 WLTP 測試標準,PHEV 在滿電滿油狀態下測試,官方二氧化碳排放只有 28 克 / 公里左右。

而燃油車平均排放 166 克二氧化碳 / 公里,PHEV 只低了 19%。
T&E 統計了大量 PHEV 車主的真實使用情況,車主實際用電動模式駕駛的里程只占全年駕駛距離的 27% 左右,剩下的 73% 全靠燒油!

把 PHEV 當油車開,家用車說得過去,公務車就更過分了——很多歐洲國家為了鼓勵購買,給購買 PHEV 車提供高額稅收優惠。
這就導致大量公司買 PHEV 當商務車,反正有補貼不拿白不拿。但這些車基本都是 " 油老虎 " ——司機開著公司車到處跑,油費公司報銷,誰還費時費力充電?
報告發現,因為電機功率不夠,即使在電動模式下,PHEV 發動機平均每 100 公里仍消耗 3 升汽油,每公里排放 68 克二氧化碳,是官方測試數據的 8.5 倍。
T&E 的報告指出,2021 至 2023 年間,PHEV 多排放了 5200 萬噸二氧化碳,而車企通過銷售 PHEV 而非純電動車,節省了近 60 億歐元的罰款。
環保組織這次是真怒了:" 這根本不是在推動環保,而是在浪費納稅人的錢給 ' 假環保 ' 車型買單!"
0
2
油改電,歐洲 PHEV 技術不行?
歐洲的 PHEV 遭受如此待遇,其實一點都不冤,因為它們主要采用 P2 電機的并聯式結構,按中國的標準是比較落后的 " 油改電 ",真是 " 有電一條龍、沒電一條蟲 "。





因為該車的電動機功率不足以應對高速或爬坡,發動機必須頻繁介入,導致即使在電動模式下也要消耗燃油,甚至比同級燃油車高。
0
3
歐洲 2035 年的目標,中國 PHEV 現在就達到
為了改變當前 PHEV 的被動局面,T&E 給歐洲 PHEV 提了 2035 年的目標:一、電動機的功率必須至少是內燃機的 3 倍;二、純電續航里程應至少達到 200 公里;車輛必須具備快速充電功能,并支持 100 千瓦以上的直流充電。
看到歐洲 PEHV 遙不可及的目標,中國網友都要笑了:這不是中國 PHEV 的當下嗎?
中國 PHEV 的大多數為 P1+P3 的混聯式架構,純電續航超過 200 公里的不少,并支持超充(250kW 以上),平時可以當一款純電車來使用,匱電時就是一款油電混動車(有保電功能),油耗低,自然也節能減排。

唐 L DM 的尺寸與寶馬 X5 xDrive45e 相當,其電機功率為 400kW,發動機僅為 115kW,電機約為發動機功率的 3.5 倍,這才是 PHEV 該有的樣子。

也有網友表示,這份報告可能是為阻止中國 PHEV 進入歐洲為開征關稅準備輿論,但中國的 PHEV 或許不會重蹈 BEV 的覆轍,因為除了成本優勢外,PHEV 的技術領先不少,正在歐洲市場攻城略地。
根據 Dataforce 的數據,今年 9 月,中國汽車品牌在歐洲銷量同比激增 149% 至 90,571 輛,份額也達到創紀錄的 7.4%。其中,PHEV 的銷量占比從去年同期的 3% 升至 29%;而 BEV 的銷量占比則從去年同期的 48% 降至 32%。

根據中國乘聯會的統計,今年 1-9 月,中國 PHEV 占全球 75% 的份額,歐洲則從 2018 年的 28% 跌至今年的 17%。
0
4
如果取消補貼,對歐洲 PHEV 市場影響有多大?
如果 PHEV 的補貼真的退坡或取消,影響會有多大呢?
今年 1-9 月,歐洲 PHEV 注冊量達到 72.29 萬輛,市場份額從 2024 年的 6.9% 升至 9%。其中,寶馬、奔馳、奧迪、沃爾沃等傳統車企的 PHEV 車型占了大頭。


( 本文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 DearAuto 立場。 )
———— END ————
法
律
顧
問
東格林律師事務所李國勇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