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們的一款 " 新一級省電節能立式柜機 " 在上線數小時內,成交曲線持續攀升——最終,在這個開賣首日產品的成交額比去年同期增長了超過 150%。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增長并非依賴新品上架或臨時追加廣告預算,而是借助阿里媽媽 " 貨品全站推 " 這一 AI 工具,實現了從商品鎖定、預算分配到投產比調優的全鏈路智能運營,最終高效達成目標。
AI 成了這場大促的 " 操盤手 "。類似的變化正在更多店鋪上演。雷士照明借助 AI 智能選品讓爆品銷量暴漲 9 倍,奧康鞋業憑借智能客服系統三年沒再招臨時客服,而 " 生意管家 " 正讓商家每天的經營例會都從查表變成 " 和 AI 對話 "。
在這個雙 11,AI 不再只是幫助商家 " 省時間 " 的工具,而是正在重塑他們的經營邏輯——從選品、投放、客服到決策分析,AI 全面進入了店鋪的運營鏈路。
對于淘寶商家來說,這一屆雙 11,或許是 AI 真正進入生產環節的起點。
3 分鐘巡完整個店:商家親述 AI 生意管家如何重塑大促效率
一家服飾店鋪內,店主僅上傳一張商品圖,幾分鐘后便獲得一個高質量視頻,上線后獲得 7300+ 播放,直接帶動近萬元銷售額。這個顯著的變化背后就是淘寶的 AI 應用—— AI 生意管家。
" 過去每天要花 1-2 小時巡店,現在 3 分鐘內就能掌握全店經營情況。" 一位家電商家如此描述使用淘寶 AI 生意管家后的變化。這位商家補充道,生意管家對店鋪來說相當于一名擁有三五年經驗的成熟運營。
雙 11 期間,生意管家上線大促 AI 助理,并配備了 6 大 AI 數字員工。這些 " 員工 " 包括:AI 數據分析師 agent、AI 營銷運營 agent、AI 人群運營 agent、AI 美工設計 agent、AI 客服和 AI 訂單代理,全面覆蓋店鋪核心經營場景。

除了在商家經營效率方面之外,AI 技術同樣正在重塑消費者端的購物體驗。通過智能客服、AI 導購等產品的深度應用,淘寶構建了一個既能理解商家需求、又能洞察消費者的雙向智能服務體系。這種 B 端與 C 端的 AI 能力聯動,讓平臺生態中的每個參與者都能享受到技術革新帶來的價值。
在今年的雙 11 大促中,當一位顧客在喵速達電器官方旗艦店詢問 " 老年人手機怎么選 " 時,AI 客服 " 店小蜜 5.0" 展現出了令人驚喜的表現。它不僅能自動調取商品知識庫,生成包含性能、信號測試報告、耗電對比等專業信息,還會在用戶猶豫 "6400 萬像素和 1 億像素哪個好 " 時,結合預算給出精準建議:" 您看中的這款在夜拍效果上表現更優,建議搭配 XX 鏡頭套裝使用 "。這種如同金牌導購般的專業服務,直接帶動店鋪轉化率提升一半以上。
從喵速達的實踐可以看出,店小蜜 5.0 已經超越了傳統客服的范疇,更像是一個 24 小時在線的智能經營助手。它不僅在回答問題時更準確、更專業,更能主動理解消費者需求。
近日,店小蜜 5.0 進行了全面升級,不僅回復更精準專業,解放了客服人力。在售后服務端,店小蜜也接入平臺和商家工單系統,實現退款撤銷、退換運費等 11 個高頻場景的自動化處理,同時構建了全方位保障體系,確保大促期間系統穩定運行。
從生意管家到店小蜜,淘寶正在用 AI 構建一個系統的智能服務體系。藍鯨新聞了解到,淘寶 AI 體系主要圍繞三大核心方向展開:在流量分發層面,AI 通過優化搜索與推薦邏輯,實現更精準的人貨匹配;在消費者體驗方面,AI 導購、AI 客服等 C 端產品功能讓購物體驗更高效、更個性化;而在商家經營端,貨品全站推、生意管家、店小蜜等產品則幫助商家洞察市場趨勢、提升經營決策效率。
在這條淘寶 AI 體系的持續演進道路上," 好用的 AI" 已成為核心評判標準。淘天內部對 AI 產品的評估體系也隨之升級——不再局限于模型精度和技術指標,而是將經營效果和商家滿意度作為衡量 AI 價值的核心尺度。這一轉變讓 AI 技術真正服務于商業本質,推動產品研發從實驗室場景走向真實經營場景,確保每一個 AI 功能都能為商家帶來切實的業務增長和效率提升。
定義新商業生產力:首個 "AI 雙 11" 背后的產業雙重變革
在 AI 技術革新與市場需求變化的雙重驅動下,電商行業正迎來一場深度變革。大語言模型、多模態理解等 AI 突破,為商家經營帶來全新工具;與此同時,流量紅利見頂也推動商家從粗放增長轉向精細化運營,形成 " 技術 + 需求 " 雙向驅動的產業升級。
這一變革正重塑商家經營范式:AI 技術釋放出海量數據的潛力,推動商家從關注流量轉向提升復購率、利潤率與全鏈路效率。更重要的是,AI 正成為拉平商業能力的技術杠桿——通過構建 " 數字員工 " 體系,使中小商家首次具備媲美大品牌的智能決策能力,實現經營能力的代際躍遷。
此刻進行中的雙 11 大促期間,在奧康鞋業的客服后臺,智能助手 " 店小蜜 " 正連續應答成千上萬條咨詢。

這樣的變化并非個例,這種由 AI 驅動的效率革命正在眾多商家中發生。一位飾品商家對此感觸頗深:在使用生意管家的 AI 數據分析 Agent 之前,他需要手動打開十多個后臺頁面進行交叉分析,不僅耗時一上午,還難以精準定位問題。而現在,AI 巡店將效率提升了 20 倍,商品巡檢范圍擴大了 4 倍,1 分鐘內就能掌握全店經營狀況與異動,近 80% 的商品異動都能被實時關注。" 之前一上午的分析工作,現在半小時內就能完成,AI 還能自動生成診斷報告," 他表示," 這不僅是 10 倍的效率提升,更是一次運營思維的革新,幫助我們實現了質效雙升。"

易上手、見效快、真實增長—— " 好用 " 的三大標準正在商家端形成清晰感知。" 開箱即用 " 的體驗讓 AI 工具迅速從嘗鮮品轉變為經營必需品。更重要的是,AI 帶來的增長是可量化的——從客服成本下降 30% 到素材制作效率提升 20 倍,每個數據背后都是實實在在的經營效益。
電商競爭已進入 AI 能力決勝的新階段。今年雙 11,是淘寶首次系統性應用大語言模型于商家經營全鏈路的一年。隨著技術紅利持續釋放,平臺間的競爭焦點正從價格補貼轉向 AI 賦能能力的較量。未來,哪個平臺的 AI 更懂商家痛點、哪個產品的交互更符合使用習慣、哪個工具能帶來更顯著的增長效果,將直接決定平臺的長期競爭力。淘寶通過將 AI 深度融入阿里媽媽貨品全站推、生意管家、店小蜜等核心產品,正在構建起新的競爭壁壘——這不是短期的流量優勢,而是基于智能技術重塑電商生態的深遠布局。
2025 年天貓雙 11 發布會上談到:" 這是第 17 個天貓雙 11,也是第一個大消費時代的雙 11、第一個 AI 全面落地的雙 11、第一個淘寶閃購全面參與的雙 11。" 阿里對 AI 電商的構想已經形成了清晰的體系。通過系統性地將大語言模型融入搜索、推薦、廣告三大引擎,好用的 AI 成為淘寶 AI 應用的檢驗標準,從 AI 選品、智能巡店,到智能客服、視頻生成,AI 不僅在幫助商家降本提效,更在重塑他們的經營方式——這場 "AI 雙 11",正在定義新的商業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