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樂怪話,每天胡侃和游戲有關的屁事、鬼事、新鮮事。

我喜歡步行模擬器,打了很多,前幾天想要在 PS5 上截點圖,于是重新下回了《Everybody's Gone to the Rapture》,讀了很多年前的云存檔,進游戲里閑逛。逛著逛著,不禁大驚失色。
《Everybody's Gone to the Rapture》我當然玩過,還是剛發(fā)售時就白金了的,現(xiàn)在回到游戲里,竟然完全不記得劇情,也不記得我的存檔在第幾關,更不知道接下去要怎么走才能回到我似乎還尚存一絲印象的那些好看的場景。我就這么忘光了?
再早幾年,我記得有一次,觸樂要發(fā)一篇開發(fā)者故事,講的是《Everybody's Gone to the Rapture》的制作組 The Chinese Room 的一些軼事,我負責審稿,核查事實,改改錯別字。為此,我闊別幾年又去游戲里走了走,截了一些好看的圖。那個時候我還擁有記憶,尚可快速定位到一些關鍵場景,知道哪里有漂亮的房子,哪里又是剛剛豐收的一片金黃色原野。

在那篇文章里,開發(fā)者們講到一個有意思的細節(jié):英倫鄉(xiāng)間牧場里有一種叫做 " 梯磴 " 的奇怪設施,它設計出來的目的是讓人畜可以在漫無邊際的牧場圍欄中間有個可以踩踏的著力點,從而輕松地翻越圍欄而過。然而這種設施好像只是英國人的獨特發(fā)明,全世界其他地區(qū)的玩家,以及《Everybody's Gone to the Rapture》制作過程中身在美國的監(jiān)工們(這個游戲有索尼的協(xié)同開發(fā)),大家都沒有意識到那個東西實際上是一道門、一個出口,是作為捷徑存在的。相反,很多人把那當做阻礙,一個明顯的 " 此路不通 " 的暗示。
那么,在審稿時,我就想,需要給這個梯磴配個圖呀,讓讀者們直觀地看到這個東西,多棒!而且我知道哪個場景里有,讓我去截!
可是現(xiàn)在,我真的不記得是哪個場景了,找了半天都找不到,就這樣忘光光。

這種事兒,很顯然,它不是第一次發(fā)生了。我玩游戲就是很容易這樣,在一個時間段里全情投入,所有細節(jié)我都注意,所有彩蛋、收集元素我都挖掘,直到打完。從那以后,就如左耳進右耳出,迅速放空,就忘掉了。
我已經不太記得前年打的《木衛(wèi)四協(xié)議》講了個什么故事,主角叫什么,有什么坑人的難點。這就導致如果有朋友興致勃勃來問:" 那個什么什么游戲,怎么樣啊?講了個啥?" 我仔細一想,腦袋空空,只好非常恬不知恥地暗暗打開百科和云視頻補個課,才能回憶起一些依稀的往事……
這其中最可怕的是,有的游戲打到一半擱置了,過了很久再回去的時候,既忘了鍵位,也忘了劇情,存檔在游戲中期,不會再有教學關,只得偷偷云一下網上視頻,追一下進度,才能知道 " 我在哪兒,我是誰 "。
當然,我覺得這未必是壞事,我打算找時間重新玩一遍《Everybody's Gone to the Rapture》,就像玩一個新游戲一樣,沒有記憶,就可以收獲很多驚喜。

我甚至想重溫《直到黎明》。它的 PS5 重制版 10 月已經加入會員訂閱,評價一般,據說新增的內容很少,而且?guī)瑪颠€不穩(wěn)定,我也還是想玩呢。這一類游戲如果深挖能找到一大票缺點,只是我并不在乎,因為它仍舊給你了一種親身體驗青春恐怖電影的機會,親身決定所有角色的生死,并且往往事與愿違。
你很討厭一個角色,非常想讓他或她去死,便在游戲中瘋狂選擇那些像是要作死的路線,可這個人往往能夠活下來。相反,你處處擔心提防、想細心呵護的那個,也許突然就沒了,而且死法可能還極為慘烈——這卻是我大推薦此游戲的原因之一。

很多朋友生氣就生氣在這里,覺得《直到黎明》,乃至制作組 Supermassive Games 后續(xù)的那些游戲缺乏邏輯,玩家根據劇情暗示進行的選擇經常指向令人意外的結局。可我覺得這樣沒問題,人生不就是如此嗎,那種種瓜得豆、充滿狗血的感覺,真是太好、太真實了。生活中本來就沒有什么明確的因果報應,如果每個選擇都像明示一樣告訴你 " 這是一條死路 ",是不是也很沒意思?
就如記憶力衰退能讓我每次打老游戲都像進入新游戲一樣,這也是當初無論如何沒有預料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