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財米 洛溪 / 文
青島泰凱英專用輪胎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泰凱英)2024 年 12 月 06 日開始正式排隊北交所 IPO,僅半年后即將上會。北交所上市委員會定于 2025 年 7 月 25 日召開 2025 年第 15 次審議會議,正式審議泰凱英的 IPO 申請。
泰凱英位于山東省青島,是專業從事礦山及建筑輪胎的設計、研發、銷售與服務的企業,公司產品范疇屬于工程子午線輪胎和全鋼卡車輪胎。
中國是全球第一大輪胎生產國,而山東是中國輪胎生產第一大省。省內不少龍頭輪胎企業已經實現了 A 股上市,如賽輪輪胎(601058)、玲瓏輪胎(601966)、森麒麟(002984)、青島雙星(000599)、三角輪胎(601163)等,這些企業都擁有自己的品牌、工廠及龐大的產能。泰凱英卻沒有自己的工廠,而是采用代工模式實現產品生產,很像我們常說的 " 借雞生蛋 "。
對此,泰凱英在招股書中稱:公司聚焦于礦業及建筑業輪胎市場,在該細分市場技術難度高、國際品牌為主導的背景下,公司自設立以來即重視自身研發能力提升,將主要資源投入到設計研發環節,采用代工模式實現產品生產。當前主要國內輪胎廠商產能充裕,且公司已經建立了 " 主輔備 " 供應商體系,公司產品交付總體可得到較好保障。
字面意思就是,泰凱英將主要精力全部用于產品研發技術升級,而生產環節全部外包,同時公司保證上游產能充足,產品供應有保障。不出意外的話,意外還是發生了,報告期(2022 年至 2024 年)內,公司主要代工廠出現了債務違約。
報告期內,泰凱英間接采購興達輪胎產品的金額分別為 31,139.08 萬元、29,506.75 萬元和 25,430.57 萬元,占采購金額的比重分別為 20.55%、17.78% 和 13.07%。興達輪胎因債務違約目前正處于債務化解進程中,報告期內并未影響公司采購相關產品的正常交付。但是類似情況仍然無法杜絕,公司產品交付依然面臨相關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代工廠的產品質量把關也是比較難的問題。目前經濟壓力較大,泰凱英將成本最重的生產環節外包看似較為 " 明智 ",實則是為自己埋下 " 暗雷 "。受經濟壓力、人員成本等影響,傳統制造業利潤空間被嚴重壓縮,部分企業為盈利不得不 " 鋌而走險 "。尤其是代工廠沒有品牌形象的 " 包袱 ",加之監管難等因素,是偷工減料的 " 重災區 "。
近日,上海科勒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簡稱 " 科勒 ")就因產品抽檢不合格而受到處罰。后經過深入調查,發現被抽檢的產品是由科勒委托廣州市某有限公司進行生產的。然而,由于產品配件價格的不斷上漲,該生產商試圖通過縮減產品成本來應對財務困境。
此外,娃哈哈也曾卷入 " 代工風波 ",原因是 5 月份不斷有網友曝光說買到的娃哈哈純凈水是今麥郎生產的。5 月 15 日,娃哈哈客服回應了純凈水由今麥郎代工的質疑。此前,曾鬧得沸沸揚揚的 " 溴酸鹽超標 " 事件,根源就在于代工廠為趕工期跳過關鍵滅菌環節。代工廠為追求利潤最大化,往往采用 " 最低價中標 " 策略,導致質量管控流于形式。
根據最新的數據,中國代工產業規模已突破了 4 萬億美元,占全球制造業比重超 30%。從服裝到電子產品,從玩具到食品飲料,代工模式支撐了無數品牌的全球化擴張。那么代工模式的弊端細數下來其實也不少,堪稱是中國制造的阿喀琉斯之踵。
首先是質量失控。代工廠為了競標往往會報價過低,這是導致偷工減料頻發的直接原因,比如去年發生的工業檸檬酸替代食品檸檬酸事件。
另外就是創新乏力。代工模式會導致品牌與生產端脫節,娃哈哈近 5 年新品存活率僅 12%,遠低于統一企業的 28%,就是個例子。
然后就是利潤黑洞。代工企業僅能分得產業鏈 5%-8% 的價值,而品牌方需承擔 80% 以上的市場風險。比如蘋果公司代工毛利率為 22%,而富士康毛利率僅 6.8%,所以產品出了問題,蘋果的風險會更高。
而對于大部分品牌來說,代工模式往往會使他們陷進 " 研發 - 代工 - 滯銷 " 的不良循環。因為從研發端來說,代工廠不愿投入柔性生產線,導致新品測試成本高;而在生產端,代工廠為確保訂單量,更傾向于推薦成熟配方而非創新配方;結果在市場端就表現出了產品嚴重同質化,價格戰又產生利潤持續下滑的困局。而對于泰凱英來說,其主要專注于產品研發技術升級,那么未來的制造廠商又能否跟上公司的 " 腳步 " 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