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5 日 , 港、A 兩市鋰電賽道概念股聯袂大漲,市場交投情緒活躍。
港股方面,截至收盤,中創新航(03931.HK)大漲 7.81%,天齊鋰業(09696.HK)漲 4.68%,正力新能(03677.HK)漲 3.13%,理士國際(00842.HK)漲 2.07%,天能動力(00819.HK)漲 1.67%,贛鋒鋰業(01772.HK)跟漲。
在 A 股市場,鋰電概念股也普遍活躍。德方納米(300769.SZ)大漲 11.89%,鵬輝能源(300438.SZ)漲 9.06%,億緯鋰能(300014.SZ)漲 8.03%,欣旺達(300207.SZ)漲 6.98%,多氟多(002407.SZ)漲 6.32%,天齊鋰業(002466.SZ)漲 3.87%。
從催化因素看,鋰電板塊此番上漲,鋰電材料價格上漲是直接誘因。
供需雙振!鋰電材料掀起漲價潮
近期,鋰電池產業鏈上游原材料迎來一輪上漲行情。據生意社顯示,11 月 4 日,國內電池級碳酸鋰報價 8.02 萬元 / 噸,較 10 月中旬的 7.3 萬元 / 噸累計上漲超 12%
在中游材料環節,作為電解液核心原料,六氟磷酸鋰價格漲幅更為迅猛。據上海有色網數據,11 月 3 日,六氟磷酸鋰最高報價已達 11.7 萬元 / 噸,較 10 月初的 6.33 萬元 / 噸,漲幅近 85%;若對比 7 月 4.7 萬元 / 噸的年內低點,累計漲幅已達 1.49 倍。
此輪原材料價格上漲并非短期波動,而是 " 下游需求爆發 + 上游產能收縮 + 庫存去化加速 " 三重因素共振的結果。
從需求端看,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與儲能市場的爆發式增長。據中汽協數據顯示,2025 年 1-9 月,我國新能源汽車銷售 1119.60 萬輛,同比增長 34.55%。
受此帶動影響 , 動力電池裝機量高增,2025 年 1-9 月累計裝機 494.10GWh,同比提升 42.52%。
尤其是儲能市場迎來需求強勁,據高工鋰電統計顯示,2025 年前三季度我國儲能鋰電池總出貨 430GWh,同比增長 99.07%,預計全年總出貨量將達 580GWh,增速逾 75%。
目前頭部電池企業基本處于滿產狀態,部分企業的訂單甚至已排到明年初,產業上下游均處于滿負荷運轉狀態。生意社預計 11 月下游排產仍將環比增長,淡季需求超預期支撐基本面。
在供給端,寧德時代枧下窩礦區采礦端停產,疊加江西部分產能因采礦證到期復產延后,市場供應收緊,刺激價格繼續走強。此外,隨著冬季到來,青海西藏等鹽湖產能將進入季節性受限,也進一步限制供給增量。
同時去庫態勢延續。生意社資料顯示,自 8 月以來,碳酸鋰市場持續去庫,截至 10 月 30 當周,碳酸鋰周庫存約 12.7 萬噸,環比減少超 3000 噸,去庫幅度進一步加快。
對于六氟磷酸鋰行業,經歷此前行業低谷期的深度調整后,國內六氟磷酸鋰產能格局顯著優化。據百川盈孚統計,截至 2025 年 10 月,國內六氟磷酸鋰總產能 44.29 萬噸 / 年,有效產能 38.94 萬噸 / 年,同比增長 13.7%。
總結而言,下游需求的持續釋放與上游供給的剛性約束形成錯配,支撐著碳酸鋰、六氟磷酸鋰等核心材料價格上行。
機構:短期上漲行情有望延續
展望后市,市場普遍認為,短期內鋰電上游原材料價格仍有望保持強勢。生意社碳酸鋰數據分析師表示,目前碳酸鋰供應端 " 弱預期 " 與基本面 " 強現實 " 形成對沖。該分析師預計,11 月供需關系變化有限,整體呈現寬幅震蕩態勢,具體仍需關注項目復產信息,及市場供需變化。
新能源材料龍頭多氟多表示,六氟磷酸鋰此次漲價主要由下游新能源與儲能產業需求擴大、供給端產能集中且擴產謹慎的供需矛盾及原材料價格波動共同推動;短期內,市場供應緊平衡狀態可能持續至 2026 年,價格仍有上行空間。
多氟多認為六氟磷酸鋰價格的快速上行有可能意味著部分鋰電材料的供需矛盾已經得到緩解,并有望迎來漲價周期。
國聯民生分析師認為,六氟磷酸鋰的這波行情,至少會持續到明年二季度。現在行業一噸盈利 3-4 萬元,明年盈利情況有望更好。
考慮到當前新能源行業正處于發展拐點,尤其是鋰電材料價格的強勢反彈,第十二屆 "港股 100 強" 評選活動的啟動顯得尤為適時。目前,榜單候選篩選工作已正式拉開帷幕。
本屆評選在延續 " 綜合實力 100 強 " 主榜單的基礎上,特別將新能源、智能駕駛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納入重點評價體系,這不僅體現了評選對行業發展趨勢的敏銳洞察,更為投資者挖掘具有創新潛力的優質標的提供了重要參考。
在鋰電產業鏈迎來供需改善、價格回升的關鍵時期,哪些新能源企業能夠憑借自身的技術實力和市場表現脫穎而出,成功入選本屆 " 港股 100 強 "?這無疑是市場關注的焦點,值得投資者持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