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 11 月 7 日訊 11 月 6 日,第二屆四明保險論壇暨中國保險學會 2025 年學術年會主論壇在寧波舉辦,金融監管總局首席風險官向東出席并致辭。
向東表示,當前我國科技保險發展總體處于起步階段,要實現攻堅破局、擴面提質,根本還在于深化改革,完善機制。他同時指出,需要注重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結合等原則,著力打造科技保險發展的新模式新路徑。
一是要完善多方協同的政策體系。向東透露,金融監管總局正在會同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委研究制定科技保險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進一步強化科技、產業、金融、財稅等政策的統籌。同時鼓勵各地先行先試,因地制宜出臺保費補貼、稅收優惠等配套的政策支持。
二是要構建專業高效的服務體系。與傳統保險業務相比,科技保險具有高風險性,弱可保性,技術難度大,專業門檻高。當前要注意加強四方面的工作:在培養專業人才隊伍上,要培養既懂保險又懂科技的復合型人才隊伍;在打造專業產品體系上,要為重大技術攻關解決科技 " 卡脖子 " 問題保駕護航,也要為千千萬萬中小科創企業遮風擋雨;在服務重大技術攻關方面,共保體是一個有益的探索;在提升專業服務效率上,要加快應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賦能核保、理賠、風控等環節;在提高專業投資能力上,要支持按市場化原則參與創業投資,穩步推進保險資金長期投資改革的試點。
三是要打造功能完備的生態體系。首先,打通數據 " 血脈 ",鼓勵探索保險數據平臺建設,有效整合政府、科研、產業和保險等各方的數據,為精算定價提供有力的支持。其次,建立風險緩沖帶,統籌各方資源,健全各級政府、科技企業、保險機構等多主體的風險分散機制。最后,強化輔助配套,積極培育科技成果轉化,知識產權評估、保險精算等第三方機構,同時要平衡好風險與收益,牢牢鎖住風險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