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潤下降主要受公司實施重組措施以及裁員相關的支出影響。
蓋世汽車訊 日前,梅賽德斯 - 奔馳集團公布,第三季度集團營收為 321.47 億歐元,同比下降 7%;息稅前利潤(EBIT)為 7.5 億歐元,同比大幅下降 70%,主要受公司實施重組措施以及裁員相關的支出影響;調整后息稅前利潤為 21 億歐元,同比下降 17%;凈利潤為 11.9 億歐元,同比下降 31%;每股收益為 1.22 歐元,同比下降 33%。
圖片來源:奔馳
就業務部門來看,第三季度奔馳公司的乘用車總銷量為 441,453 輛,同比下降 12%,其中電動汽車和插電混合動力汽車的銷量增長了 10%,達到 96,327 輛,占比 21.8%;奔馳商用車部門的總銷量為 83,843 輛,同比下降 8%,不過純電動廂式車的交付量幾乎翻了一番,達到 8,579 輛。
第三季度,奔馳集團乘用車業務部門的營收為 237.42 億歐元,同比下降 7%;息稅前利潤(EBIT)為 4.3 億歐元,同比大幅下降 64%;調整后息稅前利潤為 11.4 億歐元,同比下降 6%;利潤率為 4.8%,高于去年同期的 4.7%,也超過了行業研究機構 Visible Alpha 匯總的 3.9% 的平均預期。
利潤率的上升得益于奔馳高端車型銷量增長了 10%,其中包括利潤率較高的邁巴赫和 AMG 品牌車型。同時,集團自由現金流約為 14 億歐元(合 16 億美元),這一情況促使公司重啟股票回購計劃。
奔馳表示,股票回購計劃將在 12 個月內完成。此舉表明,盡管面臨日益激烈的競爭和貿易障礙,這家豪華汽車制造商對自身的現金流產生能力仍有信心。
財報公布后,奔馳公司股價上漲了 6%,創下七個月新高。
不過,目前梅賽德斯 - 奔馳集團在全球各個重要市場面臨多重挑戰,包括美國的關稅問題、在競爭激烈的中國市場銷量下滑,以及歐洲嚴格的排放監管措施。歐洲的排放目標促使該公司向電動汽車轉型,但這一轉型過程并不順利,且擠壓了公司利潤率。
在中國市場,盡管面臨困難,但奔馳首席執行官康林松表示,該公司不愿卷入價格戰,而是專注于將成本結構深度本土化,并推出科技配置提升產品吸引力,以贏得消費者青睞,康林松還稱這是一項 " 需要多年努力的任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