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雷達財經,作者 | 丁禹,編輯 | 孟帥
最近一段時間,有著 " 中國新能源電源行業第一股 " 之稱的陽光電源,其股價仿佛坐上火箭一般狂飆。
截至 11 月 5 日收盤,陽光電源報 200.5 元 / 股,股價較年內最低點大漲接近 3 倍,最新市值更是攀升至 4157 億元,資本市場表現格外亮眼。
而陽光電源股價的喜人走勢,離不開業績的堅實支撐。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 664.02 億元,同比增長超 30%;利潤端的表現更為突出,歸母凈利潤達 118.81 億元,同比大漲 56.34%,盈利能力與規模同步提升。
陽光電源交出這份成績單的背后,是公司在 " 儲能 + 出海 " 策略上大獲成功。同時,公司目前還大力押寶 AIDC 業務,試圖借此開辟新的增長曲線。
不過,在陽光電源業績一片向好的背后,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前三季度,公司的資產減值損失高達 9.57 億元,同比增加 207.17%。
隨著公司在資本市場取得了亮眼的表現,創始人曹仁賢的財富規模也同步擴張。據天眼查信息,曹仁賢作為陽光電源實際控制人,持有公司約三成的股份。
在最新發布的《2025 胡潤百富榜》中,曹仁賢與蘇蕾夫婦以 675 億元身家位列榜單第 76 名,不僅穩坐安徽首富寶座,其財富規模還大幅領先排名第二的中環新能源余竹云足足 445 億元。
儲能業務 " 發威 ",業績大超預期
據 10 月 28 日陽光電源公布的最新財報,今年第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 228.69 億元,同比增長 20.83%;歸母凈利潤 41.47 億元,同比大漲 57.04%,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
放眼今年前三季度,陽光電源的業績同樣可圈可點:公司營收同比增加 32.95%,達到 664.02 億元;歸母凈利潤同比上漲 56.34%,攀升至 118.81 億元,僅三個季度其歸母凈利潤就已超過去年全年的水平。
此前在半年報發布后,中泰證券曾預測,陽光電源 2025 年的全年歸母凈利潤為 140 億元,同比漲幅為 27%,目前來看,公司三季報的業績表現已遠超預期。
事實上,陽光電源當前所取得的亮眼業績,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儲能業務的強勢崛起。
長期以來,陽光電源主要專注于光伏逆變器的生產研發,該板塊也長期穩坐公司第一大業務的寶座。
然而,今年上半年末,陽光電源的儲能業務憑借 128.4% 的超高增速,在營收上成功反超光伏逆變器等電力電子轉換設備板塊。
不僅如此,儲能業務的毛利率也維持在近 40% 的高位,成為公司當之無愧的最大增長引擎,但相較上年同期微降 0.16 個百分點。
值得關注的是,截至第三季度末,陽光電源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呈現出爆發式增長,同比暴漲超 11 倍至 99.14 億元," 造血能力 " 大幅提升。
對于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大幅改善的情況,陽光電源解釋稱," 主要是回款的增長,同比增長 140 多個億,當然付款也有所增加,采購付款較同期增加 30 億左右,人力成本增加將近十幾個億,支付的各項稅費增加了幾個億,綜合來看同比改善 90 億左右 "。
陽光電源還表示,同時存在結構性的影響,國內和海外的商業模式和交付條件有所差異,海外回款效率整體更高;公司本身也做了很多努力去改善應收賬款,比如細化客戶的信用管理、后期應收的管理、加強回款力度的考核等,多種方案并行,逐步改善現金流。
中國銀河證券表示,得益于全球需求強勁、品牌口碑效應及新品研發投入,陽光電源前三季度儲能發貨同比增長 70%,收入同比增加 105%。其中,海外發貨占比從 2024 年同期的 63% 攀升至 83%。
中國銀河證券還指出,2025 年公司的儲能出貨目標 40-50GWh,受益于新能源配儲的需求、電網安全以及歐洲動態電價的出臺,用戶側需求爆發,預計 2026 年全球儲能增速約 40%-50%,公司有望保持高增。
不過,財報中也顯現出需要關注的風險點。前三季度,陽光電源的資產減值損失高達 9.57 億元,同比增加 207.17%。
對此,陽光電源在電話交流會上表示,主要是由于行業競爭加劇、產品迭代等因素,公司基于謹慎性原則計提存貨跌價約 3 個多億;同時,針對部分陽光新能源投資的電站項目,對相關前期投入進行了審慎評估并計提減值 4 個多億。
押寶布局 AIDC,再謀發展新篇
如今,陽光電源將目光投向 AIDC 賽道,試圖開辟新的增長曲線。從業務推進節奏來看,陽光電源在 AIDC 業務上的布局正緊鑼密鼓地進行中。
在今年 5 月的業績說明會上,陽光電源稱,公司把握 AIDC 快速發展機遇,依托電力電子技術優勢,設立子公司合肥陽光源智科技有限公司開展 AIDC 電源業務。
在 8 月的電話交流會上,陽光電源透露,公司目前已成立 AIDC 事業部,正在抓緊研發,爭取明年出一些產品。
談及 AIDC 電源業務的規劃,陽光電源表示,公司 AIDC 電源的業務布局和團隊建設是高起點定位,重點瞄準海外市場。公司布局 AIDC 是全方位的,未來在直流微電網也想提供一些創新方案,包括高壓側和低壓側,柜內電源也會有考慮。
據 10 月 29 日披露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陽光電源認為,AI 的快速發展會帶來電力缺口,而電力缺口有幾種解決方案,光儲一體的共建形式將成為一種比較快的解決方案。
陽光電源認為,AIDC 配大儲的方案有著長遠的市場優勢。根據 IEA 的判斷,到 2030 年電力需求翻倍,帶來配儲需求的增加。
陽光電源指出,數據中心存在對電力可靠性要求高、負荷波動大和電力成本占比高三個特點。因此,儲能在數據中心的應用價值大。
其一,通過儲能,可以幫助數據中心解決容量的問題;其二,數據中心波動非常大,需要儲能支撐這樣一個峰值的負荷;其三,數據中心用電成本很高,通過儲能可以調整用電策略實現峰谷套利,降低電費。
在陽光電源看來,AIDC 配儲的需求在出來,增長趨勢也比較確定。對于價格取決于儲能的定位,不同的儲能時長對應的價格也不同,整體是一項目一議,不同項目、不同廠商也會不同。
從曹老師到安徽首富,最新身家達 675 億
陽光電源如今能在行業內取得這般令人矚目的成就,背后離不開一位眼光獨到、決策果敢的關鍵人物——曹仁賢。
公開資料顯示,1968 年,曹仁賢出生于浙江杭州。1993 年,在合肥工業大學先后完成本科與研究生學業的曹仁賢,選擇留校擔任教師。
在學校任教期間,曹仁賢將研究重心聚焦于可再生能源領域。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他愈發堅信,理論知識必須付諸實踐,才能真正發揮其價值。
于是,1997 年,曹仁賢毅然決然地放棄了學校穩定體面的 " 鐵飯碗 ",帶著自己多年積攢的 8 萬元積蓄,并四處向親友籌措資金最終湊齊 50 萬,注冊了公司,租下一間不到 20 平米的小房間,開始了自己的商海生涯。
然而,創業初期,國內新能源業務尚處于起步階段,市場認知度和接受度較低。為了維持公司的生存與發展,曹仁賢不得不另謀出路——開展傳統電源業務。
轉機在 2002 年,針對我國西北部送電到鄉的 " 光明工程 " 進入關鍵推進階段。作為當時國內為數不多的新能源企業,陽光電源憑借曹仁賢多年來在相關領域的研究積累,敏銳地抓住了這一機遇。
彼時,陽光電源參與了第一個國家 " 送電到鄉 " 工程項目,它與天合光能合作建設 40 座離網光伏電站,并提供包括逆變器在內的大部分光伏離網系統設備。
同時,陽光電源在新能源業務領域持續突破。次年,公司成功研制出國內第一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光伏并網逆變器,并在上海成功并網發電,這一成果使陽光電源成為國內新能源行業最早打破外國技術壟斷的企業之一。
此后,曹仁賢做出了一個更為大膽且冒險的決策:砍掉當時作為公司現金流重要來源的傳統電源業務,將全部資源集中投入到光伏逆變器業務上。
據媒體報道,當時陽光電源的應急電源業務已躋身行業前三,這意味著公司將失去很大一部分收入,公司內部爭議很大。
但從后續的發展來看,曹仁賢無疑 " 賭 " 對了,后來他回憶:" 這個選擇很關鍵,如果當時再迷戀小電源小市場,那就沒有今天的陽光電源了。"
伴隨中國新能源產業的崛起,陽光電源此后一路高歌猛進。2009 年,公司拿下國內新能源逆變器超 60% 的市場份額,登頂行業第一。
兩年后的 2011 年 11 月 2 日,陽光電源成功登陸 A 股資本市場,成為 " 中國新能源電源行業第一股 ",開啟了公司發展的新篇章。
不過,心懷遠見的曹仁賢并未滿足于國內市場的成績,而是積極推動公司的出海業務。
據國信證券研報,2012 年之前,陽光電源的光伏逆變器全球市占率還不足 2%。而到了 2015 年,這一數字已躍升至 15%。
據權威數據咨詢機構標普全球公布的 2022 年全球光伏逆變器企業出貨量排名,陽光電源以 77GW 的成績再奪全球第一。如今的陽光電源,已然蛻變成為當之無愧的 " 全球逆變器之王 "。
在光伏領域站穩腳跟后,曹仁賢將目光投向儲能,試圖復制此前的成功。
事實上,早在大約十年前,他便高瞻遠矚地將儲能業務納入公司的業務版圖。陽光電源內部人士也表示,對于儲能業務,公司內部的關注與籌備其實由來已久。
但很長一段時間內,陽光電源的儲能業務都處于 " 小打小鬧 " 的狀態。到 2020 年,它的儲能系統全球發貨量為 0.8GWh,而同期光伏逆變器業務仍在挑大梁,全球市占率約 27% 左右。
2021 年,儲能市場迎來劇變,國內多個地區先后發布新能源發電項目按照比例 " 強制配套 " 儲能系統的要求。同時多個國家電價飆升,尤其是歐洲," 家用光伏 + 儲能 " 的應用市場快速放量。
而與多數儲能企業主打電芯技術爭奪客戶不同,曹仁賢深知自身優勢所在,他打出 " 三電融合 " 這張王牌,將電化學、電力電子、電網支撐三大技術打通,雖不參與電芯等核心產品的生產,卻可直接為客戶提供儲能系統解決方案。
這個選擇相當明智,隨著儲能市場的快速發展,價格內卷的情況不可避免地出現。以寧德時代為例,2025 年上半年其儲能電池系統的毛利率為 25.52%,較 2021 年的 28.52% 明顯下滑。
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陽光電源的儲能系統業務卻憑借獨特的優勢,保持了相對較高的毛利率(上半年達到 39.92%)。
與此同時,曹仁賢近期也積極呼吁行業要堅守安全底線,盡快回歸以技術創新推動降本增效的發展主航道。
有了利潤和技術的雙重保障,陽光電源在儲能系統業務領域大展拳腳。2024 年,公司大力拓展海外市場,先后斬獲歐洲和東南亞最大的儲能系統訂單。
2025 年上半年,陽光電源的儲能系統出貨量反超特斯拉,位列全球第一,再次書寫行業傳奇。
值得一提的是,在最新出爐的《2025 胡潤百富榜》上,曹仁賢、蘇蕾夫婦憑借 675 億元的身家榮登安徽首富寶座,財富較上年增長 155 億元。
如今,未雨綢繆的曹仁賢又將目光投向了 AIDC 業務。未來,他能否憑借獨到的眼光和卓越的決策能力,帶領陽光電源邁向下一個業績巔峰,雷達財經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