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 9 月 6 日威馬汽車發布《關于 " 新威馬汽車 " 重組情況的說明 》之后,時隔兩月,威馬汽車再度釋放好消息。11 月 3 日,威馬汽車在官方微博發文稱:" 好事將近,敬請期待 ",并配有 "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 海報圖。
今年 9 月 6 日,威馬汽車已官宣法院已批準其重整計劃,并宣布深圳翔飛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成為威馬的投資人和新股東,接管威馬四家公司,包括威馬汽車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威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蘇州威馬智慧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威馬汽車制造溫州有限公司,并指出正在溫州基地恢復威馬 EX5 和 E5 車型的量產,這也意味著威馬汽車 " 復活 "。
與此同時,依據《致供應商白皮書》,威馬汽車公布復活后將分三步走。其中,2025 至 2026 年為復興階段,2025 年 9 月復產 EX5、E5 車型,確保年產能 1 萬臺,爭取實現產銷 2 萬輛,同時布局泰國 KD 工廠,開拓東南亞及中東市場,2026 年產量達到 10 萬臺;2027 至 2028 年進入發展階段,年銷量將躍升 25 萬至 40 萬臺,量產高階輔助駕駛車型并啟動 IPO 籌備;2029 至 2030 年為跨越階段,計劃 2030 年產量挑戰 100 萬臺,營收 1200 億,構建智慧出行生態圈,成為行業新標桿。
本次威馬汽車官宣 " 好事將近 " 是否意味著威馬汽車即將復產,目前還不確定。針對威馬汽車口中的 " 好事將近 ",有記者從相關知情人士處了解,威馬汽車預計將在本月底開一個關于新車的發布會,并設計產品、網絡、供應商等。
作為國內最早獲得造車資質的新勢力車企之一,早期的威馬汽車資質并不差,不僅手握稀缺造車資質,還具備不錯的吸金能力,曾獲得諸多融資,幾乎是造車新勢力中融資最多的車企之一。只可惜,即便如此,威馬汽車依然深陷資金鏈斷裂,最終也難逃破產重整的命運。自 2023 年開始,威馬汽車兩大生產基地已停產,威馬汽車的經營實體公司——威馬汽車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也申請破產重整,開始重整自救,并多次強調 " 不會躺平,更不會倒下 ",威馬汽車及威馬汽車董事長沈暉在接受采訪時曾表示:" 威馬只要還有一口氣,還是可以繼續應戰的。目前最大的挑戰,是黎明前的黑暗怎么度過。"
作為國內較早成立的造車新勢力品牌之一,目前威馬汽車已布局的產品包括 EX5、W6、E.5、EX6、M7,其中 M7 為未上市產品。依據《白皮書》,未來 5 年,威馬汽車將推出 10 款以上新產品,覆蓋 A00 級至 C 級、SUV、MPV 等多品類車型。對于生產與收入預測,威馬汽車表示,計劃到今年年底保底生產 1 萬輛 EX5 和 E5,力爭 2 萬輛,預計收入為 10 至 20 億元,并通過引入 A00 級轎車和小型 SUV 進一步多元化收入來源;到 2026 年計劃實現 10 萬輛滿產運行,預計收入近百億元;到 2027 年至 2028 年銷量擴大至 30 萬輛以上。
截至目前,關于威馬汽車何時能全面復工復產尚未有確切的時間點。行業人士認為,即便威馬汽車復工復產,在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威馬汽車也將面臨自身造血能力不強、產品、營銷、渠道等方面不具備競爭優勢等諸多難題,同時,伴隨著汽車行業加速洗牌,市場還有多少空間能留給威馬汽車也仍充滿未知。
汽車行業關注 人氣汽車新傳媒
每天分享有價值的汽車新聞
汽車人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