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 " 百模大戰 " 的狂熱逐漸退潮,資本市場對 AI 行業的評判標準已經悄然變化。市場普遍認為,行業正在從技術競爭轉向落地競爭,下半場注定是關于產品深度、生態廣度和商業能力的多維比拼。
在此背景下,AIGC 軟件 A 股上市公司萬興科技 ( 300624.SZ ) 憑借其清晰的 AI 商業化路徑與持續的技術創新,獲得市場高度關注。
作為數字創意軟件領域的頭部企業,萬興科技以自研音視頻多媒體大模型萬興天幕 2.0 為技術底座,推進 AI 原生應用與產品移動化布局,高效實現技術成果向商業價值的轉化。
最新發布的 2025 年三季度財報顯示,公司第三季度實現營收 3.82 億元,同比增長 9.99%。較上半年 7.77% 的增速進一步提升,呈現加速增長態勢,體現出經營效率的持續優化。
這折射出萬興科技在戰略布局上的長期投入,不僅帶來了收入增量,還進一步驗證了公司 AI 商業化的可持續路徑,經營趨勢持續向好。
技術底座:萬興天幕 2.0 構筑競爭壁壘
2025 年被視為 AI 應用從技術概念普及向深度行業融合的關鍵轉折點。IDC 數據顯示,2025 年全球 AI 市場規模預計達到 2218.7 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約為 26.2%,中國市場正成為這一增長的重要引擎。
同時不容忽視的是,根據德勤數據,54% 的企業仍無法量化 AI 投資回報,反映出行業在商業化價值驗證方面仍需突破。長期來看,隨著 AI 技術與行業 Know-how 深度結合,AI 應用將迎來從 " 工具 " 到 " 伙伴 " 的范式轉變,價值創造路徑也將隨之愈發清晰。
今年以來,萬興科技順應市場趨勢,深化 " 雙模驅動 " 戰略,萬興天幕 2.0 在 AI 能力上實現跨越式突破。
據了解,對比 1.0 版本,其在視頻生成質量、運動控制、場景一致性等關鍵指標上實現平均 90% 以上提升。
AI 能力已受到廣泛認可,萬興天幕 2.0 基模 Pangu-T2V 在 SuperCLUE 7 月榜單中位居國內 Top 4,綜合評分超越 OpenAI 的 Sora。
萬興天幕 2.0 海外版 ToMoviee 2.0 AI 在 VBench-2.0 全球測評中綜合得分位列前三,并在攝像機運動與運動合理性兩項關鍵指標中斬獲全球第一。
硬核技術實力躋身行業 " 第一梯隊 ",也為公司的產品創新與商業化拓展筑牢了根基。
基于萬興天幕 2.0,公司推出萬興天幕創作廣場及萬興天幕 AI App,構建雙端大模型原生應用矩陣,AI 視頻生成單條成本低至 0.25 元,為 C 端用戶帶來 " 創作自由 " 的普惠。同時,萬興科技面向開發者和企業用戶推出了萬興天幕創作引擎,并開放 API 接口支持 MCP 協議,讓 B 端用戶可通過 API 調用或解決方案降低內容生產的成本與門檻。此外,萬興科技在第三季度還發布了旗下首款 AI Agent 產品——萬興超媒 Agent,持續豐富 AI 音視頻一站式解決方案。

2025 年上半年,萬興科技 AI 服務器累計調用量已超過 5 億次,同比增幅逾 200%;而 2025 年前三季度,公司 AI 服務器調用量已超 8 億次。這意味著用戶對 AI 功能的接受度和使用熱情正在持續提升,AI 化戰略取得實質性成果。
長期來看,萬興科技圍繞音視頻創意生產流程構建一站式服務能力,為用戶創造核心價值的同時,將提升用戶留存和活躍度,形成 " 海量用戶基礎 - 數據反哺模型 - 技術迭代加速 " 的正向循環,不斷夯實商業化基礎。
商業化落地:移動布局與生態協同突破
從行業趨勢看,全球創意軟件市場正處于快速擴張期,移動化趨勢明顯,用戶創作場景從專業級向大眾消費級快速滲透,短視頻、直播等內容形態的爆發直接帶動移動數字創意產品的需求激增。
借勢行業移動化浪潮,萬興科技正持續釋放其商業價值。目前,萬興科技的產品移動化布局正成為業績增長的核心引擎,并展現出清晰的成長軌跡。今年以來,公司不斷推進萬興喵影 /Filmora、萬興腦圖 /EdrawMind、萬興 PDF/PDFelement 等核心產品的移動端迭代,并以 AI 功能賦能,在全球市場中構建差異化競爭優勢。2025 年前三季度,萬興喵影移動端收入同比增長超 100%,作為國內唯一受邀的視頻剪輯應用亮相谷歌開發者大會,還獲得 GooglePlay 全球首頁推薦。

繪圖創意產品萬興腦圖 /EdrawMind 升級移動端云筆記、AI 智能解析(文本 / 圖片 / 音視頻)等功能,推動思維導圖向多模態知識管理工具演進。
文檔創意產品萬興 PDF/PDFelement 移動端發布 V6 版本,打磨創意筆記 +AI 知識理解 + 知識沉淀三大用戶場景,為用戶打造更輕松、智能的知識處理體驗。
此外,在產業協同層面,萬興科技通過與文化傳媒、藝術領域的主流機構深度合作,推動技術成果在真實場景中落地驗證。
湖南衛視中秋晚會采用萬興天幕 2.0 打造 AI 視頻海報,讓神話人物以數字化形式實現創新呈現;深圳廣電與萬興天幕 2.0 合作推出漁業非遺 AI 宣傳片《AI 耀鵬城 魚燈舞星河》,助力傳統文化實現數字化傳承;湖北衛視攜手萬興天幕 2.0 制作《黃鶴樓》AI 創意短片,探索歷史名勝的現代表達方式。
這些實踐案例不僅凸顯了技術應用價值,還沉淀出可復制的行業解決方案。同時,公司的移動化產品實現規模化商業變現,形成 " 技術 - 生態 - 商業 " 的完整閉環,建立起差異化的競爭優勢。
從行業維度看,數字創意產業正迎來政策與市場雙重驅動的黃金發展階段。
近期發布的 " 十五五 " 規劃提到,全面實施 " 人工智能 +" 行動,以人工智能引領科研范式變革,加強人工智能同產業發展、文化建設、民生保障、社會治理相結合,搶占人工智能產業應用制高點,全方位賦能千行百業。
此前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入實施 " 人工智能 +" 行動的意見》提出,到 2027 年,率先實現人工智能與 6 大重點領域廣泛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終端、智能體等應用普及率超 70%;到 2030 年,新一代智能終端、智能體等應用普及率超 90%。
上述政策導向為萬興科技的 AI 技術打開了廣闊的應用落地空間,未來商業化能力有望持續兌現成長潛力。
在市場需求方面,數字創意與人工智能加速融合,AI 應用持續繁榮,價值天花板還在不斷抬高。
根據 IDC 發布的 2024-2028 年全球人工智能 IT 支出預測,2023-2028 年全球人工智能 IT 支出呈現持續增長態勢,總市場的 CAGR 為 22.3%。其中,Gen AI 的 CAGR 為 73.5%(Gen AI 信息創建,如文本、音頻、視頻、圖像和代碼生成相關)。
IDC 也發布預測,中國企業級 AI Agent 應用市場在 2028 年的保守規模將超過 270 億美元,預計到 2030 年可增長至 471 億美元。
目前,萬興科技在 AI 原生應用和移動端業務上的收入增速表現,正在驗證公司 AI 商業化穩步推進。受益于政策與市場利好,AI 應用在更多場景中加速滲透,公司有望實現業務發展多維提升。
同時,憑借技術領先性、商業化落地能力及移動化先發優勢,萬興科技有望成長為兼具全球競爭力和行業話語權的數字創意頭部企業,成為 "AIGC+ 移動 " 時代的核心受益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