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新質動能,作者|allinone 沐風,編輯|時楠
投毒、內斗、遺產爭奪 ......
這不是虛構的電影劇本,而是游族網絡過去幾年,真實上演的狗血大戲。
5 年前,游族網絡創始人林奇,被同事投毒身亡,兇手去年剛被判了死刑;沒多久,創始人的 " 私生子 " 又跳出來,要爭奪 29 億遺產……
5 年后,游族網絡似乎走出了陰霾,2025 年三季度,剛交出了一份 " 炸裂 " 財報:
歸母凈利潤,同比暴增 1374.6%!
但細扒一看,公司扣非凈利潤,幾乎原地踏步。就在投資人琢磨這份 " 魔幻 " 財報之時,這家游戲公司又扔出一個炸彈:
怒砸 10 個億豪賭 AI!
業績暴增又瘋狂押注,這家剛要從泥沼里爬出來的公司,到底想干什么?
10 億賭桌與魔幻財報
游族網絡要押注 AI 了。公司公告說,要拿出不超過 10.01 個億的自有資金,去參與投資一個總規模高達 66.73 億的 " 無錫云星智算 " 合伙企業。
游族在里面當一個 LP(有限合伙人),首期先投 2 個億。這就讓人看不懂了,一個游戲公司,不好好做游戲,跑去搞什么 " 智算 "?
游族自己說,這是為了 " 前瞻性技術儲備 "," 協同公司主業發展 "。
但這場豪賭的底氣,真的足嗎?我們來看看游族這幾年的 " 魔幻 " 財報。
自從 2020 年,創始人林奇出事后,游族的業績,就開始坐上了 " 過山車 ":
2020 年,巨虧 1.88 億。
2021 年,扭虧為盈,凈利潤 1.68 億。
2022 年,再次巨虧 6.35 億,同比暴跌 478%。
2023 年,又扭虧為盈,凈利潤 9136 萬。
2024 年,又雙叒叕虧了,虧損 3.86 億。
你看," 盈利一年、虧損一年 ",這節奏相當準。
2025 年,這個 " 盈利魔咒 " 似乎又回來了。上半年凈利潤暴增 989%,前三季度更是猛增 1374.6%。
但你仔細一看,在上半年,扣非凈利潤同比只微增了 0.85%。
這說明,這驚人的利潤增長,很可能不是靠主營業務(賣游戲道具),而是靠 " 投資收益 " 這類非經常性損益撐起來的。
與此同時,公司的經營現金流凈額,在上半年還是 -9044 萬,同比暴跌 163%。
一邊是凈利潤的 " 暴增 ",一邊是主營業務的原地踏步、現金流的 " 失血 "。游族網絡,還沒真正走出泥沼 ......
深陷漩渦的五年
要看懂今天的 "10 億豪賭 ",就必須先看懂游族這五年,到底經歷了什么。
故事的轉折點是 2020 年的冬天。公司創始人林奇突然住院,很快就宣告不治。隨后通報出來了:林奇疑似中毒,同事許垚有重大作案嫌疑。
這場 A 股史無前例的 " 毒殺案 ",震驚了所有人,相關的官司一打就是 4 年。
終于在 2024 年 3 月 22 日,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宣判,對許垚以故意殺人罪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兇手雖然得到了應有的懲罰,游族網絡卻一直深陷漩渦之中。
2021 年 1 月 11 日,游族網絡發公告說,林奇生前沒留遺囑,他那占公司 23.99%、價值近 29 億的股份,由三個未成年的婚生子女林小溪、林芮璟、林漓共同繼承。孩子的母親許芬芬,成了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但沒多久,一個叫 " 糖醋個里脊啦 " 的微博博主,就跳了出來 " 三問游族網絡 ",說自己姐姐和林奇生了個 " 非婚生子 ",叫林正清,手里還有出生證明,要求維護這個孩子的合法繼承權。
" 私生子 "、" 爭遺產 "、" 豪門恩怨 " ……所有抓馬的元素都齊了。而許芬芬方面曾表示,如果親子關系確定,愿意將其納入遺產分配。
但這場爭產大的終局,卻讓所有人大跌眼鏡。
2023 年 3 月,許芬芬代表三個孩子直接把公司 11.72% 的股權,以 10.95 億的對價,轉讓給了 " 上海加游 "。
這下,游族網絡變成了一家沒有控股股東、也沒有實際控制人的公司。
那么,這個 " 上海加游 ",又是什么來頭呢?
" 上海加游 "2022 年才成立,實際控制人是一個 80 后——宛正,他曾是一家電競泛娛樂平臺的高管。
那么,許芬芬為什么要 " 賤賣 " 股權呢?
一方面,許芬芬并不擅長企業管理,她的孩子們繼承的股權,很多都被司法凍結了。
另一方面,公司業績在 2022 年巨虧 6.35 億,急需一個人來救火。
于是,在多重因素下,業內人士宛正就接手了。
游族網絡的 " 自救 "
自從宛正入主后,游族網絡就大刀闊斧地 " 瘦身 "。
2023 年,游族網絡總人數裁了 34.9%。2024 年 4 月,又任命了新的 CPO 和 CMO。
但新團隊面臨的,是一個極其尷尬的局面:" 老本 " 快吃完了," 新飯 " 還沒做熟。
公司對外強調的是 " 聚焦主業 ",是 " 長線運營 ",是把 " 少年 " 系列、《權力的游戲 凜冬將至》這些老游戲,打造成 " 長生命周期產品 "。
有業內人士一針見血地指出,這其實就是 " 新產品儲備不太行 " 的委婉說法。
在一個成功率不到 10% 的游戲行業,守著老本吃 " 長青飯 ",確實比盲目上新項目要穩妥得多。但資本市場,關心的不是穩定而是增長。
另外,《三體》本該是游族最硬的 " 王牌 "。當年,林奇花了 2 個億,拿下了《三體》的唯一版權,成立 " 三體宇宙 " 公司,準備大干一場。
但隨著林奇的意外身亡,這個 " 中國第一科幻 IP" 的開發之路,也變得充滿變數。
雖然奈飛版的《三體》劇集火了,國產電視劇也拍完了,但游族自己手里的《三體》游戲改編權,卻遲遲沒能拿出什么像樣的作品。高額的授權費和開發成本,對公司的資金鏈是個巨大的挑戰。
而游族似乎也已經等不及了。2024 年 6 月,公司干脆終止了 2019 年募資的兩個游戲開發和運營項目,把剩下的錢永久補充了流動資金。
理由是:AI 技術的實現路徑,和原來的項目路徑不一樣了。
當《三體》這個金飯碗,短時間內啃不動;當 " 少年 " 系列這些老游戲,逐漸顯露疲態;當國內游戲市場,卷成一片紅海……
這時候,AI 就成了游族網絡的 " 新故事 "。游族網絡正試圖靠著 AI,駛出這片迷霧。
但這場 10 億的 AI 豪賭,到底是一場救贖,還是又一次財務表演?可能只有時間,能給出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