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時,作者還從接近雷鳥的人士處獨家獲悉,目前旗下產品國內海外銷量占比為 6:4,后續海外的占比還會進一步上升。此輪融資后,雷鳥也會加速邁向 IPO,可能會在未來 2-3 年內上市。
公開資料顯示,雷鳥創新成立于 2021 年 10 月,在近眼顯示光學設計、自研 AI 算法模型,以及多模態人機交互等領域持續布局。在產品層面,雷鳥擁有涵蓋 AI+AR 眼鏡 X 系列、觀影眼鏡 Air 系列,以及 AI 拍攝眼鏡 V 系列,也是全球唯一實現量產全彩 Micro LED AR 眼鏡的企業。
當下,AI+AR 產業正迎來千億規模市場機遇,2025 年中國 AI/AR 眼鏡出貨量預計將達 90 萬臺。官方數據顯示,雷鳥創新產品已覆蓋在全球超過 25 個國家和地區。根據 Counterpoint Research 數據,2025 年第二季度,雷鳥創新以 39% 市場份額位居全球 AR 眼鏡銷量第一。上個月,為了進一步提高觀影類 AR 眼鏡的畫質顯示效果,雷鳥創新聯合畫質芯片公司 pixelworks,打造了首顆 AR 畫質芯片 "Vision 4000",推動 AR 眼鏡進入定制芯片時代。
雷鳥創新 CEO 李宏偉指出,隨著 AI 與 AR 技術的深度融合,眼鏡正成為繼手機之后的新一代核心入口。而支撐這一變革的,正是光學、AI、材料、芯片四大核心技術的突破與協同。在這一產業變革中,眼鏡將取代傳統設備成為新的入口,中國企業完全有可能從過去的 " 追隨 ",轉變為 " 引領 ",主導行業標準制定,實現核心技術與產品的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AI+AR 在邁向大眾市場的過程中,也迎來了更多的玩家。除了垂直 AR 創業公司,包括小米、阿里等巨頭也都紛紛入局。通常情況下,像小米這樣的生態大廠入局,必然是對垂直創業公司的重擊,但從多家 AI+AR 行業創始人的態度來看,都是歡迎巨頭的加入。
" 大公司入局對于行業來說是個好的信號,說明大家覺得時間拐點到了,再者,他們在品牌營銷、生態整合、用戶運營等各個領域的能力都很強,可以更好的帶動行業的發展。"
李宏偉指出,AR 眼鏡這個賽道,它最大的特別點是,這是一個純新的賽道,里面光學顯示、空間計算、應用生態,幾乎都是全新的,是以前移動互聯網沒有的。在這一塊,雷鳥已經有了多年積累,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建立起深厚的技術壁壘。所以面對接下來的競爭,雷鳥有敬畏、也有信心。此次融資之后,我們也在積極探索各種新的營銷方法和渠道,希望通過能夠更多消費者了解和接受 AR 眼鏡。(文 | 志讀科技,作者 | 杜志強 編輯 | 鐘毅)